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 303篇诗文► 2条名句
- 琴曲歌辞。雉朝飞操
- 琴曲歌辞。履霜操
- 同冠峡(贞元十九年贬阳山后作)
-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溪
- 游城南十六首。赠同游
- 闲游二首
- 和侯协律咏笋(侯喜也)
- 烽火
- 丰陵行(顺宗陵也,在富平县东北三十里)
- 岣嵝山
- 赠唐衢
- 赠刘师服
- 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
- 人日城南登高
- 与孟尚书书
- 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先寄随州周员外
- 泷吏
- 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
-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
- 曹成王碑附诗
- 郾城晚饮奉赠副使马侍郎及冯、李二员外
- 独钓四首
- 题临泷寺
- 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李逢吉也)
-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穆宗长庆二年,裴度罢)
- 镇州路上谨酬裴司空相公重见寄
- 潭州泊船呈诸公
- 辞唱歌
- 赠徐州族侄(以下十三首见《遗集》)
- 送张道士
-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
- 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三字为韵,愈分得寻字)
- 镇州初归
- 去岁自刑部侍郎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留题驿梁
- 题广昌馆(在随州枣阳县南)
- 过襄城
- 晚次宣溪,辱韶州张端公使君惠书叙别酬以绝句二章
- 游祝融峰
- 寄皇甫湜
-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
- 送惠师(愈在连州与释景常、元惠游。惠师即元惠也)
- 醉赠张秘书
- 路傍堠(以下四篇并元和十四年出为潮州作)
- 宿曾江口示侄孙湘二首(湘,字北渚,老成之子)
-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斯立)
-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
- 题炭谷湫祠堂
- 答孟郊
- 东方半明
- 送李翱
- 剥啄行
- 游城南十六首。赛神
- 酬马侍郎寄酒(马总也)
-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荷池
- 喜雪献裴尚书(裴均也,时为荆南节度使)
- 郴口又赠二首
- 夜歌
- 琴曲歌辞。岐山操
- 琴曲歌辞。拘幽操
- 琴操十首。龟山操
- 琴操十首。拘幽操
- 与张十八同效阮步兵一日复一夕
- 庭楸
- 叉鱼招张功曹(署)
- 赠刑部马侍郎(马总,时副晋公东征)
- 游城南十六首。题于宾客庄
- 游城南十六首。把酒
- 送区弘南归
-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
- 从仕
- 李员外寄纸笔(李伯康也,郴州刺史)
- 送僧澄观
- 别赵子(赵子名德,潮州人)
- 崔山君传
- 南溪始泛三首
- 五箴
- 征蜀联句
- 会合联句
- 和李司勋过连昌宫
- 咏灯花同侯十一
- 过始兴江口感怀
- 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
- 夕次寿阳驿题吴郎中诗后
- 海水
- 纳凉联句
-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时宪宗元和十四年十月)
- 远游联句
- 答张籍书
-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
- 古意
- 汴州乱二首
- 游城南十六首。出城
- 春雪间早梅
- 江汉答孟郊
- 郴州祈雨
- 玩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王六,王建也)
- 游城南十六首。晚雨
- 和席八十二韵(元和十一年,夔与愈同掌制诰)
- 送石洪处士赴河阳幕得起字
- 双鸟诗
-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 送刘师服
- 长安交游者赠孟郊
- 杂诗四首
- 赠侯喜
- 平淮西碑
- 奉和兵部张侍郎酬郓州马尚书祗召途中…郓州之作
- 答道士寄树鸡(树鸡,木耳之大者)
- 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
- 病中赠张十八
- 三星行
- 同宿联句
- 元日酬蔡州马十二尚书去年蔡州元日见寄之什
- 奉和武相公镇蜀时咏使宅韦太尉所养孔雀
- 辛卯年雪
- 县斋读书(在阳山作)
-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
- 合江亭
- 游城南十六首。楸树
- 相和歌辞。猛虎行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出身河东柳氏,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 85篇诗文► 2条名句
- 笼鹰词
- 饮酒
- 憎王孙文
- 捕蛇者说
- 唐铙歌鼓吹曲·河右平
- 唐铙歌鼓吹曲·东蛮
- 唐铙歌鼓吹曲·战武牢
- 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
- 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
- 冉溪
- 桐叶封弟辨
- 钴鉧潭记
- 石渠记
- 袁家渴记
- 石涧记
- 愚溪对
- 敌戒
-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 唐铙歌鼓吹曲·奔鲸沛
- 箕子碑
- 赠江华长老
- 梓人传
- 柳州峒氓
-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 芙蓉亭
- 巽公院五咏
-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 戏题阶前芍药
- 新植海石榴
- 红蕉
- 行路难三首·其三
- 零陵春望
- 牛赋
- 送元暠师诗
- 送薛存义序
- 咏三良
-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 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 永某氏之鼠
- 南中荣橘柚
- 咏荆轲
- 闻黄鹂
- 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
- 段太尉逸事状
-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 溪居
- 南涧中题
- 哀溺文序
-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 首春逢耕者
-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
-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 吊屈原文
- 汨罗遇风
-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重别梦得
- 梅雨
-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 零陵早春
- 岭南江行
- 种柳戏题
- 小石潭记
- 种树郭橐驼传
- 永州八记
- 构法华寺西亭
- 渔翁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四
-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 早梅
-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 夏昼偶作
- 登柳州峨山
- 囚山赋
- 小石城山记
- 读书
- 钴鉧潭西小丘记
- 别舍弟宗一
- 夏夜苦热登西楼
- 江雪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411篇诗文► 46条名句
- 浣溪沙·方响
- 浣溪沙·麻叶层层檾叶光
- 黠鼠赋
- 六国论
- 纵笔三首·其二
-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 南歌子·湖景
- 纵笔三首·其三
- 千秋岁·次韵少游
- 满庭芳·三十三年
-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 西江月·送别
-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 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
- 南歌子·见说东园好
- 阳关曲·答李公择
- 醉翁操·琅然
- 舟中夜起
- 上元侍宴
-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 刑赏忠厚之至论
- 题金山寺二首
- 雨中花·夜行船
- 占春芳·红杏了
- 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
-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 蝶恋花·送潘大临
- 倦夜
-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 临皋闲题
-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 和子由四首·送春
- 西江月·坐客见和复次韵
- 江神子·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
- 西江月·重九
- 南歌子·寓意
- 超然台记
- 放鹤亭记
- 南乡子·集句
- 纵笔三首·其一
-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 荔枝叹
- 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
- 汲江煎茶
- 如梦令·春思
- 石苍舒醉墨堂
- 调笑令·渔父
- 满江红·怀子由作
-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 卜算子·感旧
- 洗儿诗
- 沁园春·孤馆灯青
- 西江月·平山堂
- 满庭芳·蜗角虚名
- 於潜僧绿筠轩
- 行香子·过七里濑
- 行香子·秋与
- 东栏梨花
- 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
- 行香子·述怀
- 河豚之死
- 罢登州谢杜宿州启
- 上梅直讲书
- 题文与可墨竹·并叙
- 韩干马十四匹
-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
- 乐全先生文集叙
- 与章子厚
- 二红饭
- 送参寥师
- 凌虚台记
-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 虞美人·述怀
- 减字木兰花·荔枝
-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 西江月·再用前韵戏曹子方
- 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 南乡子·席上劝李公择酒
- 眉州远景楼记
- 盖公堂记
- 前怪石供
- 答秦太虚书
- 墨妙亭记
- 灵壁张氏园亭记
- 墨宝堂记
- 游白水书付过
- 华清引·感旧
- 南乡子·自述
- 宿九仙山
-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 秋阳赋
- 王安石赠太傅
- 书黄子思诗集后
- 郿坞
- 江城子·玉人家在凤凰山
- 屈原庙赋
- 戏子由
- 瑞鹧鸪·观潮
- 观棋
- 王维吴道子画
-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 亡妻王氏墓志铭
- 蝶恋花·佳人
- 三槐堂铭
- 鸟雀近人
- 枸杞
- 墨君堂记
- 记岭南竹
- 丁公默送蝤蛑
-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 书韩干牧马图
- 洞庭春色赋
- 癸丑春分后雪
- 寄高令
- 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17篇诗文► 0条名句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 105篇诗文► 3条名句
- 张用良不杀蜂
- 戕竹记
-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 与高司谏书
- 渔家傲·与赵康靖公
- 岘山亭记
- 游鲦亭记
- 非非堂记
- 苏氏文集序
-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 西湖念语
- 相州昼锦堂记
- 减字木兰花·画堂雅宴
- 祭石曼卿文
- 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
- 泷冈阡表
-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 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
-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
- 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
- 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
- 荷叶
- 日本刀歌
- 谢判官幽谷种花
- 送方希则序
- 浣溪沙
-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 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
- 蝶恋花·翠苑红芳晴满目
- 伐树记
- 赠王介甫
- 夜夜曲
- 减字木兰花·楼台向晓
- 鹭鸶
- 画地学书
- 浪淘沙·五岭麦秋残
- 醉翁亭记·节选
-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
- 浮槎山水记
- 有美堂记
- 归田四时乐二首·其二·夏
- 归田四时乐二首·其一·春
- 送杨寘序
-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 丰乐亭记
- 咏零陵
- 渔家傲·别恨长长欢计短
- 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 宿云梦馆
- 晚泊岳阳
- 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 画眉鸟
- 长相思·花似伊
- 五代史伶官传序
- 丰乐亭游春三首
- 少年游·玉壶冰莹兽炉灰
- 琅琊溪
- 丰乐亭游春·其三
- 欧阳修苦读
-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 秋怀
-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 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 戏答元珍
- 蝶恋花·小院深深门掩亚
- 望江南·江南柳
- 踏莎行·候馆梅残
- 别滁
- 浣溪沙·红粉佳人白玉杯
-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 三上文章
- 渔家傲·粉笔丹青描未得
- 踏莎行·雨霁风光
- 诉衷情·眉意
- 望江南·江南柳
- 卖油翁
- 梦中作
- 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
- 浪淘沙·今日北池游
-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 五绝·小满
- 醉翁亭记
- 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
-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 秋声赋
-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 御带花·青春何处风光好
-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 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
-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79篇诗文► 2条名句
- 北陂杏花
- 鱼儿
- 传神自赞
- 原过
- 答曾子固书
- 石门亭记
- 孟子
- 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
- 杜甫画像
- 商鞅
- 赠外孙
- 千秋岁引·秋景
- 读史
-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 古松
-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 咏石榴花
- 孤桐
- 杏花
- 金陵即事
- 春风
- 题何氏宅园亭
- 众人
- 贾生
- 送陈靖中舍归武陵
- 别葛使君
- 送沈康知常州
- 送项判官
-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 思王逢原三首·其三
- 棋·莫将戏事扰
- 钟山即事
- 次韵昌叔咏尘
- 沟上梅花欲发
-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 歌元丰五首·其五
- 太白岭
- 望夫石
- 山中
- 谒金门·春又老
- 秃山
- 狼山观海
- 州桥
-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 同学一首别子固
- 冬至
- 君难托
- 即事
- 游钟山
- 明妃曲二首·其二
- 示长安君
- 游褒禅山记
- 答司马谏议书
- 夜直
- 北山
- 书湖阴先生壁
- 白沟行
- 叠题乌江亭
- 初夏即事
- 明妃曲二首·其一
- 葛溪驿
- 江上
- 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 明妃曲二首
-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 伤仲永
- 登飞来峰
-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 梅花
- 元日
- 桂枝香·金陵怀古
- 江上
-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 梅花
- 泊船瓜洲
- 读孟尝君传
- 将母
- 壬辰寒食
-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