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脩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琬见推之后,夜梦有一牛头在门前,流血滂沱,意甚恶之,呼问占梦赵直。直曰:“夫见血者,事分明也。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徵也。”顷之,为什邡令。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曰:“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於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迁为参军。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延熙元年,诏琬曰:“寇难未弭,曹叡骄凶,辽东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叡大兴众役,还相攻伐。曩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君其治严,总帅诸军屯住汉中,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又命琬开府,明年就加为大司马。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於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適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脩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琬见推之后,夜梦有一牛头在门前,流血滂沱,意甚恶之,呼问占梦赵直。直曰:“夫见血者,事分明也。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徵也。”顷之,为什邡令。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曰:“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於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迁为参军。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二十岁时跟表弟泉陵人刘敏一同出名。蒋琬以州中书佐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地,担任广都县县长。刘备曾经在外出游玩时,突然来到广都县,看到蒋琬对各项事务都没有理睬,当时又喝得大醉,刘备很生气,就要将他问罪斩杀,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求说:“蒋琬有社稷之才,他的才干不只是管理一个百里的小县城,他的政策以安民为本,不以做表面文章为先,希望主公能好好加以考察。”刘备向来敬重诸葛亮,就没有给他治罪,只是在仓促间罢免他的官职而已。蒋琬被免官之后,在夜里梦到有一头牛在门前,血流如注,蒋琬心中很厌恶,就叫来占梦的赵直问其中的缘由,赵直说:“见血是指事情分明,牛角和鼻子是公的意思,您的官位一定会到三公,这是大吉的征兆。”不久他就担任了什邡县县令。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蒋琬入朝担任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诸葛亮开建府衙,征召蒋琬为东曹掾。蒋琬被推举为茂才,他坚决的让给刘邕、阴化、庞延、廖淳等人,诸葛亮在教令中回复说:“想到您离乡背井,为百姓奔走,众人内心不安,又不能让远近之人了解您的心意,所以应该显示出您的功劳来,表示这样的选拔是清廉和贵重的。”蒋晚升为参军。建兴五年,诸葛亮驻守汉中,蒋琬跟长史张裔同管府中事宜。建兴八年,蒋琬代替张裔担任长史,加为府军将军。诸葛亮数次外出,蒋琬经常供应足够的粮食士兵。诸葛亮经常说:“公琰的志向在于忠贞雅正,他会和我一起帮助成就帝王之业的。”暗中上表给后主说:“臣如果遭遇不幸,后事应该托付给蒋琬。”
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延熙元年,诏琬曰:“寇难未弭,曹叡骄凶,辽东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叡大兴众役,还相攻伐。曩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君其治严,总帅诸军屯住汉中,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又命琬开府,明年就加为大司马。
诸葛亮去世后,朝廷任命蒋琬为尚书令,不久又加官行都护,让他持符节,兼任益州刺史,升任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为安阳亭侯。当时元帅刚去世,远近的人都非常担忧,蒋琬出类拔萃,处于百官之上,既没有悲戚的神情,也没有欢悦的神色举止,神态一如往常,所以众人都渐渐佩服他。延熙元年,后主诏令蒋琬说:“贼寇还没消除,曹叡骄横凶蛮,辽东三郡苦于他的暴虐无道,所以互相联合,与魏朝分离。曹叡大肆出兵,与其互相攻打。过去秦朝灭亡,陈胜、吴广首先发难,现在有了这样的变故,这是天意呀。您应该治军严明,统率各军驻守汉中,一旦东吴有所出兵,就两国就构成东西犄角之势,伺机进攻。”又命蒋琬开建府衙,第二年就加官为大司马。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於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適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东曹掾杨戏向来性情直率,蒋琬和他谈论,他有时也不回答。有人想在蒋琬面前构陷他说:“您和杨旭讲话,而他不回答,是对上级怠慢,不也太过分了吗?”蒋琬说:“人心不同,就像容貌有差异,当面顺从背后却说坏话的行为,这是古人所告诫要避免的。杨戏想要赞成我的话,那就不是他的本心,如果要反对我的话,那就显出我的过错,所以沉默不答,这是他的聪明之处啊。”又有督农杨敏经常曾经诽谤蒋琬说:“做事昏庸,实在比不上前人。”有人将这件事告诉蒋琬,主管官员,请求去追究治理杨敏的过失,蒋琬说:“我确实比不上前人,不需要追究。”主管人再次陈说而蒋琬没有允许追究,后又请求蒋琬去问说他昏庸的状况,蒋琬说:“如果确实比不上,那处事就不合理,处事不合理那就是昏庸,还有什么要问的呢?”后来杨敏因事被捕入狱,众人都担心他必死无疑,但蒋琬心中并无偏见,最终杨敏得以免受重罚。蒋琬的好恶都符合道义,大都如此。
蒋琬(wǎn)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乡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lù)¹。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脩(xiū)饰²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琬见推之后,夜梦有一牛头在门前,流血滂(pāng)沱(tuó),意甚恶之,呼问占梦赵直。直曰:“夫见血者,事分明也。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徵(zhēng)也。”顷之,为什邡(fāng)令。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yuàn)。举茂才,琬固让刘邕(yōng)、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曰:“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於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迁为参军。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yì)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¹罪戮:罪诛。²脩饰:引申谓故意做作以取悦于人。
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¹,处群僚之右,既无戚(qī)容²,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延熙元年,诏琬曰:“寇难未弭(mǐ),曹叡(ruì)骄凶,辽东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叡大兴众役,还相攻伐。曩(nǎng)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君其治严,总帅诸军屯住汉中,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xìn)。”又命琬开府,明年就加为大司马。
¹出类拔萃:比喻超过聚在一起的同类人或物,多用于形容才德超出众人之上的人。 ²戚容:忧伤的面色。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¹,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於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kuì)²,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適(shì)莫,得免重罪。其好恶³存道,皆此类也。
¹简略:此处指个性简单、直接。²愦愦:昏庸;糊涂。³好恶:喜好与嫌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二十岁时跟表弟泉陵人刘敏一同出名。蒋琬以州中书佐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地,担任广都县县长。刘备曾经在外出游玩时,突然来到广都县,看到蒋琬对各项事务都没有理睬,当时又喝得大醉,刘备很生气,就要将他问罪斩杀,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求说:“蒋琬有社稷之才,他的才干不只是管理一个百里的小县城,他的政策以安民为本,不以做表面文章为先,希望主公能好好加以考察。”刘备向来敬重诸葛亮,就没有给他治罪,只是在仓促间罢免他的官职而已。蒋琬被免官之后,在夜里梦到有一头牛在门前,血流如注,蒋琬心中很厌恶,就叫来占梦的赵直问其中的缘由,赵直说:“见血是指事情分明,牛角和鼻子是公的意思,您的官位一定会到三公,这是大吉的征兆。”不久他就担任了什邡县县令。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蒋琬入朝担任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诸葛亮开建府衙,征召蒋琬为东曹掾。蒋琬被推举为茂才,他坚决的让给刘邕、阴化、庞延、廖淳等人,诸葛亮在教令中回复说:“想到您离乡背井,为百姓奔走,众人内心不安,又不能让远近之人了解您的心意,所以应该显示出您的功劳来,表示这样的选拔是清廉和贵重的。”蒋晚升为参军。建兴五年,诸葛亮驻守汉中,蒋琬跟长史张裔同管府中事宜。建兴八年,蒋琬代替张裔担任长史,加为府军将军。诸葛亮数次外出,蒋琬经常供应足够的粮食士兵。诸葛亮经常说:“公琰的志向在于忠贞雅正,他会和我一起帮助成就帝王之业的。”暗中上表给后主说:“臣如果遭遇不幸,后事应该托付给蒋琬。”
诸葛亮去世后,朝廷任命蒋琬为尚书令,不久又加官行都护,让他持符节,兼任益州刺史,升任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为安阳亭侯。当时元帅刚去世,远近的人都非常担忧,蒋琬出类拔萃,处于百官之上,既没有悲戚的神情,也没有欢悦的神色举止,神态一如往常,所以众人都渐渐佩服他。延熙元年,后主诏令蒋琬说:“贼寇还没消除,>曹叡骄横凶蛮,辽东三郡苦于他的暴虐无道,所以互相联合,与魏朝分离。曹叡大肆出兵,与其互相攻打。过去秦朝灭亡,陈胜、吴广首先发难,现在有了这样的变故,这是天意呀。您应该治军严明,统率各军驻守汉中,一旦东吴有所出兵,就两国就构成东西犄角之势,伺机进攻。”又命蒋琬开建府衙,第二年就加官为大司马。
东曹掾杨戏向来性情直率,蒋琬和他谈论,他有时也不回答。有人想在蒋琬面前构陷他说:“您和杨旭讲话,而他不回答,是对上级怠慢,不也太过分了吗?”蒋琬说:“人心不同,就像容貌有差异,当面顺从背后却说坏话的行为,这是古人所告诫要避免的。杨戏想要赞成我的话,那就不是他的本心,如果要反对我的话,那就显出我的过错,所以沉默不答,这是他的聪明之处啊。”又有督农杨敏经常曾经诽谤蒋琬说:“做事昏庸,实在比不上前人。”有人将这件事告诉蒋琬,主管官员,请求去追究治理杨敏的过失,蒋琬说:“我确实比不上前人,不需要追究。”主管人再次陈说而蒋琬没有允许追究,后又请求蒋琬去问说他昏庸的状况,蒋琬说:“如果确实比不上,那处事就不合理,处事不合理那就是昏庸,还有什么要问的呢?”后来杨敏因事被捕入狱,众人都担心他必死无疑,但蒋琬心中并无偏见,最终杨敏得以免受重罚。蒋琬的好恶都符合道义,大都如此。
注释
罪戮:罪诛。
脩饰:引申谓故意做作以取悦于人。
出类拔萃:比喻超过聚在一起的同类人或物,多用于形容才德超出众人之上的人。
戚容:忧伤的面色。
简略:此处指个性简单、直接。
愦愦:昏庸;糊涂。
好恶:喜好与嫌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