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
  桃应问道:“假如,舜做天子,皋陶执行法律,要是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该怎么办?”孟子说:“逮捕他就是了。”桃应说:“那么舜不会制止他们吗?”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皋陶不执行法律呢?舜作为天子就要接受这个国家的法律。”

  “然则舜如之何?”
  桃应又问:“那么舜该怎么办呢?”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孟子说:“舜把抛弃王位看作像扔掉破鞋一样。他会偷偷背着父亲逃跑,到沿海边住下,终生高高兴兴的,快乐得忘记曾经拥有过天下。”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gāo)(yáo)¹为士,瞽(gǔ)(sǒu)²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
  ¹皋陶:上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上古四圣”(尧、舜、禹、皋陶)之一,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历经唐虞夏三个时代,长期担任掌管刑法的“士师(理官)” 一职,以正直闻名天下。²瞽瞍:人名。古帝虞舜之父。

  曰:“夫舜恶¹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¹恶:怎么。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xǐ)¹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¹敝蹝:破旧的鞋。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子,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这段对话中,桃应提出假设:若舜父杀子,身为天子的舜应如何处理?孟子回答,舜应依法办事,让司法官皋陶将其父逮捕。面对“舜是否应阻止”的疑问,孟子指出舜不能徇私,法律自有其程序。当被问及舜接下来会怎么做时,孟子说舜会视放弃天子之位如弃旧鞋,背着父亲逃走,隐居海滨,快乐忘忧。此文展现了孟子对于法治与孝道的深刻见解,强调法律面前子子平等,即便天子也不能例外;同时又阐述当与法律冲突时,应如何施行孝道。

sǒushārén

mèng xiānqín 

    táoyīngwènyuē  shùnwéitiān gāoyáowéishì sǒushārén zhī  mèngyuē  zhízhīér   ránshùnjìn  

    yuē  shùnérjìnzhī yǒusuǒshòuzhī  

     ránshùnzhī  

    yuē  shùnshìtiānxià yóu qièértáo zūnhǎibīnérchǔ zhōngshēnxīnrán érwàngtiānxià  

收藏
复制
朗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桃应问道:“假如,舜做天子,皋陶执行法律,要是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该怎么办?”>孟子说:“逮捕他就是了。”桃应说:“那么舜不会制止他们吗?”

  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皋陶不执行法律呢?舜作为天子就要接受这个国家的法律。”

  桃应又问:“那么舜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舜把抛弃王位看作像扔掉破鞋一样。他会偷偷背着父亲逃跑,到沿海边住下,终生高高兴兴的,快乐得忘记曾经拥有过天下。”

注释
皋陶:上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上古四圣”(尧、舜、禹、皋陶)之一,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历经唐虞夏三个时代,长期担任掌管刑法的“士师(理官)” 一职,以正直闻名天下。
瞽瞍:人名。古帝虞舜之父。
恶:怎么。
敝蹝:破旧的鞋。>

展开阅读全文

简析

  这段对话中,桃应提出假设:若舜父杀人,身为天子的舜应如何处理?孟子回答,舜应依法办事,让司法官皋陶将其父逮捕。面对“舜是否应阻止”的疑问,孟子指出舜不能徇私,法律自有其程序。当被问及舜接下来会怎么做时,孟子说舜会视放弃天子之位如弃旧鞋,背着父亲逃走,隐居海滨,快乐忘忧。此文展现了孟子对于法治与孝道的深刻见解,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便天子也不能例外;同时又阐述当与法律冲突时,应如何施行孝道。

猜您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