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七贤
石鼓七贤,明万历中(1587~1598)同祀石鼓书院七贤韩愈、周敦颐、李宽、李士真、朱熹、张栻、黄干祠的合成。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 303篇诗文► 2条名句
- 琴曲歌辞。雉朝飞操
- 琴曲歌辞。履霜操
- 同冠峡(贞元十九年贬阳山后作)
-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溪
- 游城南十六首。赠同游
- 闲游二首
- 和侯协律咏笋(侯喜也)
- 烽火
- 丰陵行(顺宗陵也,在富平县东北三十里)
- 岣嵝山
- 赠唐衢
- 赠刘师服
- 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
- 人日城南登高
- 与孟尚书书
- 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先寄随州周员外
- 泷吏
- 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
-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
- 曹成王碑附诗
- 郾城晚饮奉赠副使马侍郎及冯、李二员外
- 独钓四首
- 题临泷寺
- 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李逢吉也)
-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穆宗长庆二年,裴度罢)
- 镇州路上谨酬裴司空相公重见寄
- 潭州泊船呈诸公
- 辞唱歌
- 赠徐州族侄(以下十三首见《遗集》)
- 送张道士
-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
- 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三字为韵,愈分得寻字)
- 镇州初归
- 去岁自刑部侍郎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留题驿梁
- 题广昌馆(在随州枣阳县南)
- 过襄城
- 晚次宣溪,辱韶州张端公使君惠书叙别酬以绝句二章
- 游祝融峰
- 寄皇甫湜
-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
- 送惠师(愈在连州与释景常、元惠游。惠师即元惠也)
- 醉赠张秘书
- 路傍堠(以下四篇并元和十四年出为潮州作)
- 宿曾江口示侄孙湘二首(湘,字北渚,老成之子)
-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斯立)
-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
- 题炭谷湫祠堂
- 答孟郊
- 东方半明
- 送李翱
- 剥啄行
- 游城南十六首。赛神
- 酬马侍郎寄酒(马总也)
-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荷池
- 喜雪献裴尚书(裴均也,时为荆南节度使)
- 郴口又赠二首
- 夜歌
- 琴曲歌辞。岐山操
- 琴曲歌辞。拘幽操
- 琴操十首。龟山操
- 琴操十首。拘幽操
- 与张十八同效阮步兵一日复一夕
- 庭楸
- 叉鱼招张功曹(署)
- 赠刑部马侍郎(马总,时副晋公东征)
- 游城南十六首。题于宾客庄
- 游城南十六首。把酒
- 送区弘南归
-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
- 从仕
- 李员外寄纸笔(李伯康也,郴州刺史)
- 送僧澄观
- 别赵子(赵子名德,潮州人)
- 崔山君传
- 南溪始泛三首
- 五箴
- 征蜀联句
- 会合联句
- 和李司勋过连昌宫
- 咏灯花同侯十一
- 过始兴江口感怀
- 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
- 夕次寿阳驿题吴郎中诗后
- 海水
- 纳凉联句
-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时宪宗元和十四年十月)
- 远游联句
- 答张籍书
-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
- 古意
- 汴州乱二首
- 游城南十六首。出城
- 春雪间早梅
- 江汉答孟郊
- 郴州祈雨
- 玩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王六,王建也)
- 游城南十六首。晚雨
- 和席八十二韵(元和十一年,夔与愈同掌制诰)
- 送石洪处士赴河阳幕得起字
- 双鸟诗
-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 送刘师服
- 长安交游者赠孟郊
- 杂诗四首
- 赠侯喜
- 平淮西碑
- 奉和兵部张侍郎酬郓州马尚书祗召途中…郓州之作
- 答道士寄树鸡(树鸡,木耳之大者)
- 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
- 病中赠张十八
- 三星行
- 同宿联句
- 元日酬蔡州马十二尚书去年蔡州元日见寄之什
- 奉和武相公镇蜀时咏使宅韦太尉所养孔雀
- 辛卯年雪
- 县斋读书(在阳山作)
-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
- 合江亭
- 游城南十六首。楸树
- 相和歌辞。猛虎行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 5篇诗文► 0条名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1篇诗文► 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