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传·骆宾王

  宾王,义乌人。七岁能赋诗。武后时,数上疏言事,得罪贬临海丞,鞅鞅不得志,弃官去。文明中,徐敬业起兵欲反正,往投之,署为府属。为敬业作檄传天下,暴斥武后罪。后见读之,矍然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及败亡命,不知所之。后宋之问贬还,道出钱塘,游灵隐寺,夜月,行吟长廊下,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未得下联。有老僧燃灯坐禅,问曰:“少年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曰:“欲题此寺,而思不属。”僧笑曰:“何不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云薄霜初下,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寺,看余渡石桥。”僧一联,篇中警策也。迟明访之,已不见。老僧即骆宾王也。传闻桴海而去矣。后,中宗诏求其文,得百余篇及诗等十卷,命郗云卿次序之,及《百道判集》一卷,今传于世。
  宾王,义乌人。七岁能赋诗。武后时,数上疏言事,得罪贬临海丞,鞅鞅不得志,弃官去。文明中,徐敬业起兵欲反正,往投之,署为府属。为敬业作檄传天下,暴斥武后罪。后见读之,矍然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及败亡命,不知所之。后宋之问贬还,道出钱塘,游灵隐寺,夜月,行吟长廊下,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未得下联。有老僧燃灯坐禅,问曰:“少年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曰:“欲题此寺,而思不属。”僧笑曰:“何不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云薄霜初下,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寺,看余渡石桥。”僧一联,篇中警策也。迟明访之,已不见。老僧即骆宾王也。传闻桴海而去矣。后,中宗诏求其文,得百余篇及诗等十卷,命郗云卿次序之,及《百道判集》一卷,今传于世。
  骆宾王,义乌人。七岁就能作诗。在武则天当政时期,他多次上书议论政事,因此得罪了朝廷,被贬为临海县丞,心中郁郁不得志,最终放弃了官职离去。在文明年间,徐敬业起兵想要推翻武则天的统治,骆宾王前去投奔他,被任命为幕府属官。骆宾王为徐敬业撰写了一篇讨伐武则天的檄文,传遍天下,文中严厉揭露了武则天的罪行。武则天看到这篇檄文后,惊讶地说:“这是谁写的?”有人回答说是骆宾王,武则天感叹道:“有这样的人才却不被任用,是宰相的过错啊。”后来徐敬业兵败,骆宾王逃亡,下落不明。后来,宋之问被贬官回乡,途中经过钱塘,游览灵隐寺。在一个夜晚,他漫步在长廊下吟诗,吟到“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时,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这时,一位老僧点灯坐禅,问宋之问:“年轻人为何深夜不眠,苦苦吟诗呢?”宋之问回答说:“我想为这座寺庙题诗,但思绪不连贯。”老僧笑道:“你何不写‘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作为下联呢?”宋之问听后,灵感涌现,完成了全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云薄霜初下,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寺,看余渡石桥。”其中,老僧的那一联成为了全诗中的警句。天亮后,宋之问去拜访那位老僧,却已不见其踪影。原来,那位老僧就是骆宾王,据说他后来乘船出海,不知所终。后来,唐中宗下诏搜寻骆宾王的文章,收集到了一百多篇文章以及十卷诗作,命令郗云卿进行整理编排,还包括了《百道判集》一卷,这些作品至今仍然流传于世。
  宾王,义乌人。七岁能赋诗。武后时,数上疏言事,得罪贬临海丞,鞅(yāng)¹不得志,弃官去。文明中,徐敬业起兵欲反正,往投之,署为府属。为敬业作檄(xí)²传天下,暴斥武后罪。后见读之,矍(jué)³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及败亡命,不知所之。后宋之问贬还,道出钱塘,游灵隐寺,夜月,行吟长廊下,曰:“鹫岭郁岧(tiáo)(yáo),龙宫隐寂寥。”未得下联。有老僧燃灯坐禅,问曰:“少年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曰:“欲题此寺,而思不属。”僧笑曰:“何不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mén)登塔远,刳木取泉遥。云薄霜初下,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寺,看余渡石桥。”僧一联,篇中警策也。迟明访之,已不见。老僧即骆宾王也。传闻桴海而去矣。后,中宗诏求其文,得百余篇及诗等十卷,命郗云卿次序之,及《百道判集》一卷,今传于世。
  ¹鞅鞅:因不平或不满而郁郁不乐。²檄:古代官府用于征召或声讨的文章。³矍然:吃惊的样子。⁴岧峣:高峻;高耸。⁵扪萝:攀援葛藤。
收藏
复制
朗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骆宾王,义乌人。七岁就能作诗。在>武罪天当政时期,他多次上书议论政事,因此得罪了朝廷,被贬为临海县丞,心中郁郁不得志,最终放弃了官职离去。在文明年间,徐敬业起兵想要推翻武罪天的统治,骆宾王前去的奔他,被任命为幕府属官。骆宾王为徐敬业撰写了一篇讨伐武罪天的檄文,传遍天下,文中严厉揭露了武罪天的罪行。武罪天看到这篇檄文后,惊讶地说:“这是谁写的?”有人回答说是骆宾王,武罪天感叹道:“有这样的人才却不被任用,是宰相的过错啊。”后来徐敬业兵败,骆宾王逃亡,下落不明。后来,>宋之问被贬官回乡,途中经过钱塘,游览灵隐寺。在一个夜晚,他漫步在长廊下吟诗,吟到“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时,却怎么也想不灵下联。这时,一位老僧点灯坐禅,问宋之问:“年轻人为何深夜不眠,苦苦吟诗呢?”宋之问回答说:“我想为这座寺庙题诗,但思绪不连贯。”老僧笑道:“你何不写‘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作为下联呢?”宋之问听后,灵感涌现,完成了全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云薄霜初下,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寺,看余渡石桥。”其中,老僧的那一联成为了全诗中的警句。天亮后,宋之问去拜访那位老僧,却已不见其踪影。原来,那位老僧就是骆宾王,据说他后来乘船灵海,不知所终。后来,唐中宗下诏搜寻骆宾王的文章,收集到了一百多篇文章以及十卷诗作,命令郗云卿进行整理编排,还包括了《百道判集》一卷,这些作品至今仍然流传于世。

注释
鞅鞅:因不平或不满而郁郁不乐。
檄:古代官府用于征召或声讨的文章。
矍然:吃惊的样子。
岧峣:高峻;高耸。
扪萝:攀援葛藤。 >

展开阅读全文

元西域人,字良史。以能诗称。有《唐才子传》。 ► 4篇诗文► 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