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吕·寄生草·闲评

问甚么虚名利,管甚么闲是非。想着他击珊瑚列锦帐石崇势,则不如卸罗襕纳象简张良退,学取他枕清风铺明月陈抟睡。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争闲气,使见识,赤壁山正中周郎计,乌江岸枉费重瞳力,马嵬坡空洒明皇泪。前人勋业后人看,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问甚么虚名利,管甚么闲是非。想着他击珊瑚闲锦帐石崇势,则不如卸罗襕纳象简张良退,学取他枕清风铺明月陈抟睡。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不要问那些虚名空利,也不要管那些闲是闲非。想到西晋的石崇用铁如意击破珊瑚树,摆闲五十里步障的威哧气势,还不胜学汉初张良脱下官服交回笏板访仙求道隐居山林,也学学宋初华山老道陈抟头枕清风身铺明月高卧不起。踏遍吴山、越山那样的青山绿水,也胜不过天天饮酒,醉了又醉。

争闲气,使见识,赤壁山正中周郎计,乌江岸枉费重瞳力,马嵬坡空洒明皇泪。前人勋业后人看,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为了闲气而去争取,为了名利去使气,结果是曹操在赤壁山正中了周瑜的火攻计,项羽在乌江岸边枉自浪费了重瞳的神力,唐明皇在马嵬坡白白为杨贵妃洒落伤心的眼泪。前人的功勋业绩是给后人看的,还不如天天饮酒,醉了又醉。

问甚么虚名利,管甚么闲是非。想着他击珊瑚列锦帐石崇势¹,则不如卸罗襕(lán)²纳象简³张良退,学取他枕清风铺明月陈抟(tuán)睡。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¹想着他击珊瑚列锦帐石崇势:石崇,字季伦,西晋门阀贵族,豪华奢侈之极。击珊瑚,《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与王恺争豪。武帝,恺之甥也。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即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往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列锦帐:帐当作“障”。用来障绝神线的布帷和屏风。《晋书·石崇传》:“(王)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²罗襕: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装。³象简:用象牙制成的朝笏,即古时臣下朝见君主时手中所执的手板,作为记事之用。⁴张良:西汉功臣,他在建立功业以后,立即辞去官职,从赤松子游。⁵陈抟:隐士,宋初,隐于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⁶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林逋《长相思》:“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此言到处奔走,游尽名山大川,踏遍青山。吴山、越山都在浙江钱塘江上。

争闲气,使见识,赤壁山正中周郎¹计,乌江岸枉费重瞳(tóng)²,马嵬坡空洒明皇泪³。前人勋(xūn)业后人看,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¹周郎:即周瑜。他在“赤壁之战”中,采用部将黄盖诈降火攻的计划,大败曹操,形成鼎足之势。详见《三国志·周瑜传》。²乌江岸枉费重瞳力:重瞳,指项羽,因为他眼睛中有“重瞳子”。他兵败乌江自刎前,曾经以二十八骑,三胜汉军,取得了“斩将、刈旗”的胜利,借以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详见《史记·项羽本纪》。³马嵬坡空洒明皇泪:唐明皇天宝十五载(756),安禄山兵破潼关,乃匆匆逃往四川,行至马嵬坡,军士们要求杀掉杨贵妃,明皇被迫赐贵妃自缢。详见《新唐书·后妃传》。

问甚么虚名利,管甚么闲是非。想着他击么瑚列锦帐石崇势,则不如卸罗襕纳象简张良退,学取他枕清风铺明月陈抟睡。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争闲气,使见识,赤壁山正中周郎计,乌江岸枉费重瞳力,马嵬坡空洒明皇泪。前人勋业后人看,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这两支散曲为元代一位不留姓名的隐者所写,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散去表现了作者超外的人生哲学。其远离名利是非的意旨与元代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低下的社会背景有关。

  第一首散曲开篇就以俯瞰众生的慵懒姿态,以调笑的口吻表明对功名的鄙夷和及对是非的不屑态度。“问甚么虚名利,管甚么闲是非”尽显作者豪放不羁的性情,用“虚”修饰“功名”,以“闲”定义“是非”,可见作者对“功名”“是非”所持的否定态度。下篇作者紧接着引石崇、张良陈抟等历史名人典故入曲,对自己的态度进行铺展表述:“想着他击么瑚列锦帐石崇势,只不如卸罗斓纳象简张良退,学取他枕清风铺明月陈抟睡。”《世说新语》载:“石崇与王恺争豪。武帝,恺之甥也。尝以一么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往取么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比甚众。恺惘然自失。”《晋书·石崇传》载:“(王)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石崇可谓集富贵荣华于一身,以豪奢著名,而终不免葬身于黄金枷锁之下。西汉张良,在为刘邦取得天下之后立即退隐归田,不但保全了自身还享得了山水之乐。一个骄奢而不得善终,一个隐逸而安享人生,一正一反的比较,作者情感倾向不言自明。“学取他枕清风铺明月陈抟睡”,是作者对陈抟事的赞同和追随。陈抟为北宋名士,有“睡仙”之称,自言“我生性拙惟喜睡,呼吸之外无一累”(陈抟《喜睡歌》)。“枕清风铺明月”,一席明月半枕清风,在睡眠之中所蕴含的个体与自然融合,自我与世界交融的生命体验,何等潇洒清雅,语词之间满是作者喜悦向往之情。“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化用北宋诗人林逋《长相思》中的“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一句,寓意为名利奔走操劳使身心疲惫。“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推翻前句,与其迎来送往,不如以酒怡情享受人生。

  第二首散曲开篇之后,出现鼎足对:“赤壁山正中周郎计,乌江岸枉费重瞳力,马嵬坡空洒明皇泪。”分别讲得是周瑜在赤壁一战,运用黄盖诈降火袭曹军水寨的计划,终于大败曹操,成鼎足三分的大势;项羽兵败乌江自刎,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借口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以及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兵破潼关,唐玄宗匆匆逃往四川,行至马嵬坡,军士们纷纷要求杀掉杨贵妃,玄宗被迫赐贵妃自缢的故事。“前人勋业后人看,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作者最后发出感慨:往事难追,人生如幻,不如来个置身世外,一醉方休。语似豪旷,实含悲辛,相当典型地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心理。

参考资料

  • 1、焦文彬注译.元曲三百首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286-287
  • 2、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343-344
收藏
复制
朗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要问那些虚名空利,也不要管那些闲是闲非。想到西晋的>石崇用铁如意击破珊瑚树,摆列五十里步障的威哧气势,还不胜学汉初张良脱下官服交回笏板访仙求道隐居山林,也学学宋初华山老道>陈抟头枕清风身铺明月高卧不起。踏遍吴山、越山那样的青山绿水,也胜不过天天饮酒,醉了又醉。
为了闲气而去争取,为了名利去使气,结果是>曹操在赤壁山正中了周瑜的火攻计,>项羽在乌江岸边枉自浪费了重瞳的神力,唐明皇在马嵬坡白白为杨贵妃洒落伤心的眼泪。前人的功勋业绩是给后人看的,还不如天天饮酒,醉了又醉。

注释
仙吕:宫调名。仙吕宫是元曲常见曲调之一。
寄生草:曲牌名,属仙吕宫。
“想着他”句:石崇,字季伦,西晋门阀贵族,豪华奢侈之极。击珊瑚,《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与王恺争豪。武帝,恺之甥也。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即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往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
列锦帐:帐当作“障”。用来障绝神线的布帷和屏风。《晋书·石崇传》:“(王)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
罗襕: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装。
象简:用象牙制成的朝笏,即古时臣下朝见君主时手中所执的手板,作为记事之用。张良:西汉功臣,他在建立功业以后,立即辞去官职,从赤松子游。
陈抟:隐士,宋初,隐于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
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林逋《长相思》:“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此言到处奔走,游尽名山大川,踏遍青山。吴山、越山都在浙江钱塘江上。
周郎:即周瑜。他在“赤壁之战”中,采用部将黄盖诈降火攻的计划,大败曹操,形成鼎足之势。详见《三国志·周瑜传》。
乌江岸枉费重瞳力:重瞳,指项羽,因为他眼睛中有“重瞳子”。他兵败乌江自刎前,曾经以二十八骑,三胜汉军,取得了“斩将、刈旗”的胜利,借以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详见《史记·项羽本纪》。
马嵬坡空洒明皇泪:唐明皇天宝十五载(756),安禄山兵破潼关,乃匆匆逃往四川,行至马嵬坡,军士们要求杀掉杨贵妃,明皇被迫赐贵妃自缢。详见《新唐书·后妃传》。>

参考资料

  • 1、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343-344
  • 2、焦文彬注译.元曲三百首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286-287
展开阅读全文

创作背景

  这两支散曲为元代一位不留姓名的隐者所写,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散去表现了作者超外的人生哲学。其远离名利是非的意旨与元代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低下的社会背景有关。

参考资料

  • 1、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343-344
  • 2、焦文彬注译.元曲三百首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286-287
展开阅读全文

赏析

  第一首散曲开篇就以俯瞰众生的慵懒姿态,以调笑的口吻表明对功名的鄙夷和及对是非的不屑态度。“问甚么虚名利,管甚么闲是非”尽显作者豪放不羁的性情,用“虚”修饰“功名”,以“闲”定义“是非”,可见作者对“功名”“是非”所持的否定态度。下篇作者紧接着引>石崇、张良>陈抟等历史名人典故入曲,对自己的态度进行铺展表述:“想着他击珊瑚列锦帐石崇势,只不如卸罗斓纳象简张良退,学取他枕清风铺明月陈抟睡。”《世说新语》载:“石崇与王恺争豪。武帝,恺之甥也。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往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比甚众。恺惘然自失。”《晋书·石崇传》载:“(王)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石崇可谓集富贵荣华于一身,以豪奢著名,而终不免葬身于黄金枷锁之下。西汉张良,在为>刘邦取得天下之后立即退隐归田,不但保全了自身还享得了山水之乐。一个骄奢而不得善终,一个隐逸而安享人生,一正一反的比较,作者情感倾向不言自明。“学取他枕清风铺明月陈抟睡”,是作者对陈抟事的赞同和追随。陈抟为北宋名士,有“睡仙”之称,自言“我生性拙惟喜睡,呼吸之外无一累”(陈抟《喜睡歌》)。“枕清风铺明月”,一席明月半枕清风,在睡眠之中所蕴含的个体与自然融合,自我与世界交融的生命体验,何等潇洒清雅,语词之间满是作者喜悦向往之情。“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化用北宋诗人>林逋《长相思》中的“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一句,寓意为名利奔走操劳使身心疲惫。“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推翻前句,与其迎来送往,不如以酒怡情享受人生。

  第二首散曲开篇之后,出现鼎足对:“赤壁山正中周郎计,乌江岸枉费重瞳力,马嵬坡空洒明皇泪。”分别讲得是周瑜在赤壁一战,运用黄盖诈降火袭曹军水寨的计划,终于大败>曹操,成鼎足三分的大势;>项羽兵败乌江自刎,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借口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以及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兵破潼关,唐玄宗匆匆逃往四川,行至马嵬坡,军士们纷纷要求杀掉杨贵妃,玄宗被迫赐贵妃自缢的故事。“前人勋业后人看,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作者最后发出感慨:往事难追,人生如幻,不如来个置身世外,一醉方休。语似豪旷,实含悲辛,相当典型地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心理。>

参考资料

  • 1、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343-344
展开阅读全文

简析

  《寄生草·闲评》是元代的一组散曲,共两首。第一首作者旗帜鲜明地摆出自己的好恶评判、人生观念。对积极争取功名富贵的价值予以大胆否定,表现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元代儒生地位卑贱,相当一部分文人科举无门,再加之程朱理学地位下降,文人藐视封建伦理制度的思想举动日益繁多。他们或奔向勾栏瓦斯,或隐逸泉林山野,开始脱离君臣体系思考独立人生的价值。第二首作者发出感慨往事难追,人生如幻,不如来个置身世外,一醉方休。语似豪旷,实含悲辛,相当典型地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 469篇诗文► 1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