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三

迢迢槐江岭,是为玄圃丘。
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瑶流。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迢迢槐江岭,是为玄圃丘。
遥遥高耸槐江岭,那是玄圃最高冈。

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
远望西南昆仑山,珠光宝气世无双。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瑶流。
高高珠树光明照,谣水涓涓流细淌。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可恨不及周穆世,搭车也去一游赏。

参考资料

  •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38-255

(tiáo)¹槐江岭²,是为玄圃(pǔ)³丘。
¹迢迢:高而远的样子。²槐江岭:即槐江之山。³玄圃:即平圃,亦作“县(悬)圃。”

西南望昆墟(xū)¹,光气²难与俦³
¹昆墟:即昆仑山。²光气:珠光宝气。³俦:比并。

亭亭¹明玕(gān)²照,洛洛³清瑶流。
¹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²玕:琅玕树,即珠树。³洛洛:水流动的样子。⁴瑶:同“滛”。

恨不及周穆¹,托乘²一来游。
¹周穆:周穆王。²托乘:犹今言“搭车”。

参考资料

  •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38-255

迢迢槐江岭,是为玄圃丘。
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瑶流。
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关于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学界尚有争议。逯钦立认为这组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三年(407)或四年(408),陶渊明处于归园田居前期,耕种之余便以琴书自娱。这期间他读了《山海经》及另一些神话、历史书如《穆天子传》之类,有感而作这十三首诗。而邓小军认为这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孟二冬则说这组诗大约作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陶渊明五十八岁。此诗为其中第三首。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三》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比、描绘和抒情等手法,将槐江岭的神秘、美丽和诗人的向往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咏赞帝乡昆仑玄圃并表达了愿托乘周穆王之车以遨游其中之态,与屈原“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一致,寄托对世俗之情的厌弃、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参考资料

  • 1、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 2、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 3、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9

shānhǎijīngshísānshǒu ·sān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tiáotiáohuáijiānglǐng shìwéixuánqiū 
西nánwàngkūn guāngnánchóu 
tíngtíngmínggānzhào luòluòqīngyáoliú 
hènzhōu tuōchéngláiyóu 
收藏
复制
朗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遥遥高耸槐江岭,那是玄圃最高冈。
远望西南昆仑山,珠光宝气世无双。
高高珠树光明照,谣水涓涓流细淌。
可恨不及周穆世,搭车也去一游赏。

注释
迢递(tiáodì):高而远的样子。槐江岭:即槐江之山。
玄圃:即平圃,亦作“县(悬)圃。”
昆墟:即昆仑山。光气:珠光宝气。
俦:比并。
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玕(gān):琅玕树,即珠树。
落落:同“洛洛”,水流动的样子。瑶:同“滛”。
周穆:周穆王。
托乘:犹今言“搭车”。>

参考资料

  •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38-255
展开阅读全文

创作背景

  关于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学界尚有争议。逯钦立认为这组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三年(407)或四年(408),陶渊明处于归园田居前期,耕种之余便以琴书自娱。这期间他读了《山海经》及另一些神话、历史书如《穆天子传》之类,有感而作这十三首诗。而邓小军认为这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孟二冬则说这组诗大约作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陶渊明五十八岁。此诗为其中第三首。

参考资料

  • 1、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 2、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 3、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9
展开阅读全文

简析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三》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比、描绘和抒情等手法,将槐江岭的神秘、美丽和诗人的向往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咏赞帝乡昆仑玄圃并表达了愿托乘周穆王之车以遨游其中之态,与屈原“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一致,寄托对世俗之情的厌弃、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东晋末到南朝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 137篇诗文► 5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