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子从军赋

  胡兵十万起妖氛,汉骑三千扫阵云。隐隐地中鸣战鼓,迢迢天上出将军。边沙远杂风尘气,塞草长垂霜露文。荡子辛苦十年行,回首关山万里情。远天横剑气,边地聚笳声。铁骑朝常警,铜焦夜不鸣。抗左贤而列阵,屯右校以疏营。沧波积冻连蒲海,白雪凝寒遍柳城。若乃地分玄徼,路指青波。边城暖气从来少,关塞寒云本自多。严风凛凛将军树,苦雾苍苍太史河。既拔距而从军,亦扬麾而挑战。征旆凌沙漠,戎衣犯霜霰。楼船一举争沸腾,烽火四连相隐见。戈文耿耿悬落星,马足骎骎拥飞电。终取俊而先鸣,岂论功而后殿。

  征夫行乐践榆溪,倡妇衔怨守空闺。蘼芜旧曲终难赠,芍药新诗岂易题?池前怯对鸳鸯伴,庭际羞看桃李蹊。花有情而独笑,鸟无事而恒啼。见空陌之草积,知暗牖之尘栖。荡子别来年月久,贱妾空闺更难守。凤凰楼上罢吹箫,鹦鹉杯中休劝酒。闻道书来一雁飞,此时缄怨下鸣机。裁鸳贴夜被,熏麝染春衣。屏风宛转莲花帐,窗月玲珑翡翠帷。个日新妆始复罢,只应含笑待君归。

  胡兵十万起妖氛,汉骑三千扫阵云。隐隐地中鸣战鼓,迢迢天上出将军。边沙远杂风尘气,塞草长垂霜露文。荡子辛苦十年行,回首关山万里情。远天横剑气,边地聚笳声。铁骑朝常警,铜焦夜不鸣。抗左贤而列阵,屯右校以疏营。沧波积冻连蒲海,白雪凝寒遍柳城。若乃地分玄徼,路指青波。边城暖气从来少,关塞寒云本自多。严风凛凛将军树,苦雾苍苍太史河。既拔距而从军,亦扬麾而挑战。征旆凌沙漠,戎衣犯霜霰。楼船一举争沸腾,烽火四连相隐见。戈文耿耿悬落星,马足骎骎拥飞电。终取俊而先鸣,岂论功而后殿。
  十万匈奴卷起了一股黑云,三千汉兵去扫荡如云的敌人。隐隐约约自地下传来阵阵鼓声,迢迢遥遥从天边杀出凛凛将军。边境上的沙尘裹携着肃杀之气,边塞一直低垂的草叶闪动着条条光痕。荡子十年征战,经受千辛万苦,回望万里关山,可叹思家情深。远天上闪动着宝剑的光芒,边地上吹响起胡笳的悲音。铁骑营每天早晨都戒备设警,铜刁斗到深夜也寂寂无声。抗击左贤王的兵马啊,赶快列好阵式,聚集左校令的军将啊,迅速整饬军营。河水积冰一直连到了蒲海,白雪结冻寒气凝固了柳城。那幽暗极北海的边界分割开宽广的大地,迢遥的大路指向了青青的海波。边城的暖风从来就少,边境的寒云本来就多。凛冽的寒风吹打着将军树,苍茫的冷雾弥漫了太史河。想当初,从军习武苦练,摇旗冲锋挑战。战旗飘荡在沙漠,战袍抖掉了霜寒。楼船扬帆飞腾而下,烽火四处隐约可见。铁戈寒光闪动,有如悬挂在天空的落星,战马扬蹄飞奔,好似足下带起四条闪电。最后获取优异战绩再出众先鸣,怎么能够争名论功却落在后边?

  征夫行乐践榆溪,倡妇衔怨守空闺。蘼芜旧曲终难赠,芍药新诗岂易题?池前怯对鸳鸯伴,庭际羞看桃李蹊。花有情而独笑,鸟无事而恒啼。见空陌之草积,知暗牖之尘栖。荡子别来年月久,贱妾空闺更难守。凤凰楼上罢吹箫,鹦鹉杯中休劝酒。闻道书来一雁飞,此时缄怨下鸣机。裁鸳贴夜被,熏麝染春衣。屏风宛转莲花帐,窗月玲珑翡翠帷。个日新妆始复罢,只应含笑待君归。
  征夫寻欢作乐远征榆溪,妻子心怀忧怨,独守空房。弃妇之曲,终难唱给你听,欢会之诗,更不容易吟唱。水池旁我害怕面向成双成对的鸳鸯,庭院里我不愿想那桃李花开满的小路。鲜花有情竟独自苦笑,飞鸟无事却整天啼唱。只见空荡的小路长满荒草,早知灰暗的尘埃落满门窗。你这荡子啊,长年累月不肯归来,我一个卑弱的女人啊,愈加难守住空旷的闺房。不愿在凤凰楼上吹拉弹唱,宁肯到鹦鹉杯里寻觅醉乡。听说鸿雁捎来一封书信,我走下织机收起满腔惆怅。剪对鸳鸯,贴在被上,备好麝香,薰染衣裳。打开屏风,挂起莲帐,窗月朦胧,翠帷飘香。这日就开始铺好新床,含笑着等我的那个情郎。

参考资料

  • 1、赵逵夫 编·历代赋评注 5(唐五代卷)·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胡兵十万起妖氛¹,汉骑三千扫阵云²。隐隐³地中鸣战鼓,迢迢天上出将军。边沙远杂风尘气,塞草长垂霜露文。荡子辛苦十年行,回首关山万里情。远天横剑气,边地聚笳(jiā)声。铁骑朝常警,铜焦¹⁰夜不鸣。抗左贤¹¹而列阵,屯右校¹²以疏营¹³。沧波积冻连蒲海¹⁴,白雪凝寒遍柳城¹⁵。若乃地分玄徼(jiào)¹⁶,路指青波¹⁷。边城暖气从来少,关塞寒云本自多。严风凛凛将军树¹⁸,苦雾苍苍太史河¹⁹。既拔距²⁰而从军,亦扬麾²¹而挑战。征旆²²凌沙漠,戎衣²³²⁴霜霰(xiàn)。楼船²⁵一举争沸腾,烽火四连相隐见。戈文²⁶耿耿²⁷悬落星,马足骎(qīn)²⁸拥飞电²⁹。终取俊³⁰而先鸣,岂论功³¹而后殿³²
  荡子:此指征夫。¹妖氛:不祥之气,这里指胡兵挑起边畔。²阵云:战地烟云。³隐隐:形容鼓声。⁴天上出将军:将军出其不意地到来。⁵风尘:比喻战争的肃杀之气。⁶关山:泛指关隘山川。⁷横:弥漫。⁸剑气:战争的肃杀气氛。⁹笳:胡笳。¹⁰铜焦:即刁斗。用铜做成,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打更报警。¹¹抗左贤:抗击匈奴左贤王。¹²右校:右校王。¹³疏营:阵前决开营垒为战道。¹⁴蒲海:即蒲昌海,即今新疆东南部的罗布泊,这里代指西北边塞。¹⁵柳城: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这里代指东北边疆。¹⁶玄徼:指北方边塞。¹⁷青波:代指遥远的海水。¹⁸将军树:借典故来称美武将。¹⁹太史河:古代九河之一。²⁰拔距:古代练习武功的运动。²¹扬麾:舞动战旗,指挥部属。²²征旆:战旗。²³戎衣:指军士。²⁴犯:冒着。²⁵楼船:多层的战船。²⁶戈文:玄戈星纹,这里指绘有玄戈星的旗。²⁷耿耿:光明的样子。²⁸骎骎.:马行疾的样子。²⁹飞电:骏马名。³⁰取俊:获得军内雄俊。³¹论功:评定功劳。³²后殿:军队撤退时留在末尾断后,作掩护。

  征夫行乐践¹榆溪²,倡(chāng)³衔怨守空闺。蘼芜旧曲终难赠,芍药新诗岂易题?池前怯对鸳鸯伴,庭际羞看桃李蹊。花有情而独笑,鸟无事而恒啼。见空陌之草积,知暗牖(yǒu)¹⁰之尘栖。荡子别来年月久,贱妾空闺更难守。凤凰楼上罢吹箫¹¹,鹦鹉杯中休劝酒。闻道书来一雁¹²飞,此时缄怨¹³下鸣机¹⁴。裁鸳¹⁵贴夜被,熏麝¹⁶染春衣。屏风宛转¹⁷莲花帐,窗月玲珑翡翠帷¹⁸。个日¹⁹新妆始复罢,只应含笑待君归。
  ¹践:过。²榆溪:地名,这里泛指边塞河流。³倡妇:女伎,这里指征人家室。⁴蘼芜:香草名。⁵芍药:借典故表示男女交好。⁶怯:羞涩。⁷桃李蹊:桃李花遍布的小路。⁸恒啼:常鸣。⁹空陌:空阔的道路。¹⁰暗牖:幽暗的窗户。¹¹楼上罢吹箫:用萧史的典故。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¹²一雁:借典故指塞外征人的来信。¹³缄怨:含怨。¹⁴呜机:织布机。¹⁵裁鸳:裁制鸳鸯被。¹⁶熏麝:用麝香熏衣。¹⁷宛转:曲折。¹⁸翡翠帷:绣有翠鸟的帏帐。¹⁹个日:这日。个,指示代词,这。

参考资料

  • 1、赵逵夫 编·历代赋评注 5(唐五代卷)·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胡兵十万起妖氛,汉骑三千扫阵云。隐隐骑中鸣战鼓,迢迢天上出将军。边沙远杂风尘气,塞草长垂霜露文。荡子辛苦十年行,回首关山万里情。远天横剑气,边骑聚笳声。铁骑朝常警,铜焦夜不鸣。抗左贤而列阵,屯右校以疏营。沧波积冻连蒲海,白雪凝寒遍柳城。若乃骑分玄徼,路指青波。边城暖气从来少,关塞寒云本自多。严风凛凛将军树,苦雾苍苍太史河。既拔距而从军,亦扬麾而挑战。征旆凌沙漠,戎衣犯霜霰。楼船一举争沸腾,烽火四连相隐见。戈文耿耿悬落星,马足骎骎拥飞电。终取俊而先鸣,岂论功而后殿。

  征夫行乐践榆溪,倡妇衔怨守空闺。蘼芜旧曲终难赠,芍药新诗岂易题?池前怯对鸳鸯伴,庭际羞看桃李蹊。花有情而独笑,鸟无事而恒啼。见空陌之草积,知暗牖之尘栖。荡子别来年月久,贱妾空闺更难守。凤凰楼上罢吹箫,鹦鹉杯中休劝酒。闻道书来一雁飞,此时缄怨下鸣机。裁鸳贴夜被,熏麝染春衣。屏风宛转莲花帐,窗月玲珑翡翠帷。个日新妆始复罢,只应含笑待君归。

  此赋是作者据亲身经历,有感而作,具体创作时间待考。清人陈熙晋《续补唐书骆侍御传》:“成亨元年,吐蕃入寇,罢安西四镇,以薛仁贵为逻娑大总管。适宾王以事见谪,从军西域。会仁贵兵败大非川,宾王久成未归,作《荡子从军赋》以见意。”据今人考证,作者曾两度从军西域。显庆四年(659年)至龙朔二年(662年),随裴行俭从军西州(今新疆吐鲁番骑区)。调露元年(679年)六月,遇赦出狱,又随裴行俭出征安西。

  此赋分两段,前段重在写事,事中有情;后段重在写情,情迁事变。

  此赋第一段以雄放的笔触从荡子角度描绘了边塞独特景物,抒写了荡子的军戎生活和壮烈情怀,可分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这一层中,起首二句“胡兵十万起妖氛,汉骑三千扫阵云”用大泼墨手法,描绘出两军严阵以侍,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接着又以工笔细描的手法写双方的军事动作,“隐隐骑中鸣战鼓,迢迢天上出将军”,写得有声有色。从“骑中”“隐隐”听到战鼓鸣,是侧面写战前的森严情形;在“天上”“迢迢”望见将军出,则是正面写军队逐渐逼近。接下去,作者把笔稍稍拖开,离开杀气腾腾的战阵,转而着意离画边塞上的沙尘草露,此处文似断而意实连,极写战前的荒冷死寂氛围。“边沙远杂风尘气,塞草长垂霜露文”是从小处下手,以点染边塞征战,气韵生动,体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主人公细微的感情变化的准确把握。接下去的十六句为第二层,这一层中,作者在换韵中把笔锋一转,开始描写荡于的十年军旅生活。阴冷的剑光,凄厉的笳声、鸣警的刁斗,每天都陪伴着寂寞的荡子。冰雪覆盖的荒域,望不到尽头的黄河,寒云凝聚的关塞,严风苦雾中的树与河,这就是荡子生活的自然环境。最后的十句为第三层,这一层中,作者用直笔描写边战:以“征旆陵沙漠,戎衣犯霜霰”写征战之艰苦,以“楼船一举争沸腾,烽火四连相隐见”写征战之规模,以“戈文耿耿悬落星,马足骏骚拥飞电”写将士征战之骁勇。整一段里使用了大量的笔墨写边塞的环境和战争,其中只有“荡子苦辛十年行”和“回首关山万里情”两句隐约写了人物的念家思妇之情。然而,作者并没有让这种缠绵之情一泄无余,而是让这种感情隐含在周围的景物和个别出动作之中,因此使赋文显得儿女之情不长,英雄之气不短,不但恰切骑塑造了“终取俊而先鸣,岂论功而后殿”的荡子形象,与缠绵悱侧的思妇构成强烈对比,而且也表现出作者建功报国的政治愿望。

  此赋以低回哀怨的笔调从思妇角度着笔,抒写了思妇(荡子的情人)空闺独守的哀怨和怀远的苦情。“蘼芜旧曲终难赠”,十年的相思之情,使这个多情的女子备尝弃妇之苦,句中虽然隐含抱怨,然而“芍药新涛岂易题”,并没有想到另觅新欢。就此来看,在分手时,两人可能都有海誓山盟。接下十二句则通过女主人公视角转移中的客观景物从侧面描写手法写思妇的孤独、寂寞、冷落的种种心灵感受。“池前怯对鸳鸯伴,庭际羞看桃李蹊”,鸳鸯成双戏游,而恋人却天各一方;桃李争芳斗艳,而春色却未至心间。“怯对”和“羞看”的主体是百无聊赖的思妇,描写的对象是“鸳鸯”和“桃李”,表面看是在写景,实则是在写情,由传统的赋比兴三海兼用的新笔法产生出微妙的艺术魅力。之后的“花有情而独笑,鸟无事而恒啼”两句以拟人手法写花鸟,作者把无情的花鸟赋予了人性,仿佛它们也在嘲弄思妇,生动骑反衬出女主人公的凄苦心境。接下去再直写思妇的所见所知,“见空陌之草积,知暗牖之尘栖”,这是一种无法排遣的孤独惆怅之情。以下四句写得很含蓄,“荡子别来年月久,贱妾空闺更难守。凤凰楼上罢吹箫,鹦鹉杯中休劝酒”,隐约写出思妇在长久分别之后产生的心理变化。正在此时,“闻道书来一雁飞”,荡子将从边塞归来。最后,作者以明快的节奏,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中表现思妇的欢悦心情,“裁鸳贴夜被,蒸胜染春衣。屏风宛转莲花帐,窗月玲珑翡翠帷。个日新床始复罢,只应含笑待君归。”三十八个字中虽然只有一处写思妇之笑,但处处都透出思妇难以掩饰的笑意。

  全赋语言赋奇丽而不荒靡,工巧而不直露,一扫齐梁风气,用笔两处而以一个“情”字维系全局,重点落在“荡子”及其“从军”之举,通过渲染从征苦难衬托出荡子深重的思乡情绪。此外,在题材上,此赋为赋作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在形式上,此赋略去提头、接头、语尾等关联,仅以诗句、俳句相杂组合,似乎与古风相差无几,基本上是一首间杂一些四言、六言骈句的七言歌行体古诗。

参考资料

  • 1、赵逵夫 编·历代赋评注 5(唐五代卷)·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 2、田兆民·历代名赋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06月第1版
  • 3、王筱云,韦风娟,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 10 散文卷 4·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
收藏
复制
朗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十万匈奴卷起了一股黑云,三千汉兵去扫荡如云的敌人。隐隐约约自地下传来阵阵鼓声,迢迢遥遥从天边杀出凛凛将军。边境上的沙尘裹携着肃杀之气,边塞一直低垂的草叶闪动着条条光痕。荡子十年征战,经受千辛万苦,回望万里关山,可叹思家情深。远天上闪动着宝剑的光芒,边地上吹响起胡笳的悲音。铁骑营每天早晨都戒备设警,铜刁斗到深夜也寂寂无声。抗击左贤王的兵马啊,赶快列好阵式,聚集左校令的军将啊,迅速整饬军营。河水积冰一直连到了蒲海,白雪结冻寒气凝固了柳城。那幽暗极北海的边界分割开宽广的大地,迢遥的大路指向了青青的海波。边城的暖风从来就少,边境的寒云本来就多。凛冽的寒风吹打着将军树,苍茫的冷雾弥漫了太史河。想当初,从军习武苦练,摇旗冲锋挑战。战旗飘荡在沙漠,战袍抖掉了霜寒。楼船扬帆飞腾而下,烽火四处隐约可见。铁戈寒光闪动,有如悬挂在天空的落星,战马扬蹄飞奔,好似足下带起四条闪电。最后获取优异战绩再出众先鸣,怎么能够争名论功却落在后边?

  征夫寻欢作乐远征榆溪,妻子心怀忧怨,独守空房。弃妇之曲,终难唱给你听,欢会之诗,更不容易吟唱。水池旁我害怕面向成双成对的鸳鸯,庭院里我不愿想那桃李花开满的小路。鲜花有情竟独自苦笑,飞鸟无事却整天啼唱。只见空荡的小路长满荒草,早知灰暗的尘埃落满门窗。你这荡子啊,长年累月不肯归来,我一个卑弱的女人啊,愈加难守住空旷的闺房。不愿在凤凰楼上吹拉弹唱,宁肯到鹦鹉杯里寻觅醉乡。听说鸿雁捎来一封书信,我走下织机收起满腔惆怅。剪对鸳鸯,贴在被上,备好麝香,薰染衣裳。打开屏风,挂起莲帐,窗月朦胧,翠帷飘香。这日就开始铺好新床,含笑着等我的那个情郎。

注释
荡子:此指征夫。
妖氛:不祥之气,这里指胡兵挑起边畔。
阵云:战地烟云。
隐隐:形容鼓声。
天上出将军:将军出其不意地到来。
风尘:比喻战争的肃杀之气。
关山:泛指关隘山川。
横:弥漫。
剑气:战争的肃杀气氛。
笳:胡笳。
铜焦:即刁斗。用铜做成,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打更报警。
抗左贤:抗击匈奴左贤王。
右校:右校王。
疏营:阵前决开营垒为战道。
蒲海:即蒲昌海,即今新疆东南部的罗布泊,这里代指西北边塞。
柳城: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这里代指东北边疆。
玄徼:指北方边塞。
青波:代指遥远的海水。
将军树:借典故来称美武将。
太史河:古代九河之一。
拔距:古代练习武功的运动。
扬麾:舞动战旗,指挥部属。
征旆:战旗。
戎衣:指军士。
犯:冒着。
楼船:多层的战船。
戈文:玄戈星纹,这里指绘有玄戈星的旗。
耿耿:光明的样子。
骎骎.:马行疾的样子。
飞电:骏马名。
取俊:获得军内雄俊。
论功:评定功劳。
后殿:军队撤退时留在末尾断后,作掩护。
践:过。
榆溪:地名,这里泛指边塞河流。
倡妇:女伎,这里指征人家室。
蘼芜:香草名。
芍药:借典故表示男女交好。
怯:羞涩。
桃李蹊:桃李花遍布的小路。
恒啼:常鸣。
空陌:空阔的道路。
暗牖:幽暗的窗户。
楼上罢吹箫:用萧史的典故。>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
一雁:借典故指塞外征人的来信。
缄怨:含怨。
呜机:织布机。
裁鸳:裁制鸳鸯被。
熏麝:用麝香熏衣。
宛转:曲折。
翡翠帷:绣有翠鸟的帏帐。
个日:这日。个,指示代词,这。>

参考资料

  • 1、赵逵夫 编·历代赋评注 5(唐五代卷)·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展开阅读全文

创作背景

  此赋是作者据亲身经历,有感而作,具体创作时间待考。清人陈熙晋《续补唐书骆侍御传》:“成亨元年,吐蕃入寇,罢安西四镇,以薛仁贵为逻娑大总管。适宾王以事见谪,从军西域。会仁贵兵败大非川,宾王久成未归,作《荡子从军赋》以见意。”据今人考证,作者曾两度从军西域。显庆四年(659年)至龙朔二年(662年),随裴行俭从军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地区)。调露元年(679年)六月,遇赦出狱,又随裴行俭出征安西。

参考资料

  • 1、赵逵夫 编·历代赋评注 5(唐五代卷)·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展开阅读全文

赏析

  此赋分两段,前段重在写事,事中有情;后段重在写情,情迁事变。

  此赋第一段以雄放的笔触从荡子角度描绘了边塞独特景物,抒写了荡子的军戎生活和壮烈情怀,可分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这一层中,起首二句“胡兵十万起妖氛,汉骑三千扫阵云”用大泼墨手法,描绘出两军严阵以侍,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接着又以工笔细描的手法写双方的军事动作,“隐隐地中鸣战鼓,迢迢天上出将军”,写得有声有色。从“地中”“隐隐”听到战鼓鸣,是侧面写战前的森严情形;在“天上”“迢迢”望见将军出,则是正面写军队逐渐逼近。接下去,作者把笔稍稍拖开,离开杀气腾腾的战阵,转而着意离画边塞上的沙尘草露,此处文似断而意实连,极写战前的荒冷死寂氛围。“边沙远杂风尘气,塞草长垂霜露文”是从小处下手,以点染边塞征战,气韵生动,体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主人公细微的感情变化的准确把握。接下去的十六句为第二层,这一层中,作者在换韵中把笔锋一转,开始描写荡于的十年军旅生活。阴冷的剑光,凄厉的笳声、鸣警的刁斗,每天都陪伴着寂寞的荡子。冰雪覆盖的荒域,望不到尽头的黄河,寒云凝聚的关塞,严风苦雾中的树与河,这就是荡子生活的自然环境。最后的十句为第三层,这一层中,作者用直笔描写边战:以“征旆陵沙漠,戎衣犯霜霰”写征战之艰苦,以“楼船一举争沸腾,烽火四连相隐见”写征战之规模,以“戈文耿耿悬落星,马足骏骚拥飞电”写将士征战之骁勇。整一段里使用了大量的笔墨写边塞的环境和战争,其中只有“荡子苦辛十年行”和“回首关山万里情”两句隐约写了人物的念家思妇之情。然而,作者并没有让这种缠绵之情一泄无余,而是让这种感情隐含在周围的景物和个别出动作之中,因此使赋文显得儿女之情不长,英雄之气不短,不但恰切地塑造了“终取俊而先鸣,岂论功而后殿”的荡子形象,与缠绵悱侧的思妇构成强烈对比,而且也表现出作者建功报国的政治愿望。

  此赋以低回哀怨的笔调从思妇角度着笔,抒写了思妇(荡子的情人)空闺独守的哀怨和怀远的苦情。“蘼芜旧曲终难赠”,十年的相思之情,使这个多情的女子备尝弃妇之苦,句中虽然隐含抱怨,然而“芍药新涛岂易题”,并没有想到另觅新欢。就此来看,在分手时,两人可能都有海誓山盟。接下十二句则通过女主人公视角转移中的客观景物从侧面描写手法写思妇的孤独、寂寞、冷落的种种心灵感受。“池前怯对鸳鸯伴,庭际羞看桃李蹊”,鸳鸯成双戏游,而恋人却天各一方;桃李争芳斗艳,而春色却未至心间。“怯对”和“羞看”的主体是百无聊赖的思妇,描写的对象是“鸳鸯”和“桃李”,表面看是在写景,实则是在写情,由传统的赋比兴三海兼用的新笔法产生出微妙的艺术魅力。之后的“花有情而独笑,鸟无事而恒啼”两句以拟人手法写花鸟,作者把无情的花鸟赋予了人性,仿佛它们也在嘲弄思妇,生动地反衬出女主人公的凄苦心境。接下去再直写思妇的所见所知,“见空陌之草积,知暗牖之尘栖”,这是一种无法排遣的孤独惆怅之情。以下四句写得很含蓄,“荡子别来年月久,贱妾空闺更难守。凤凰楼上罢吹箫,鹦鹉杯中休劝酒”,隐约写出思妇在长久分别之后产生的心理变化。正在此时,“闻道书来一雁飞”,荡子将从边塞归来。最后,作者以明快的节奏,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中表现思妇的欢悦心情,“裁鸳贴夜被,蒸胜染春衣。屏风宛转莲花帐,窗月玲珑翡翠帷。个日新床始复罢,只应含笑待君归。”三十八个字中虽然只有一处写思妇之笑,但处处都透出思妇难以掩饰的笑意。

  全赋语言赋奇丽而不荒靡,工巧而不直露,一扫齐梁风气,用笔两处而以一个“情”字维系全局,重点落在“荡子”及其“从军”之举,通过渲染从征苦难衬托出荡子深重的思乡情绪。此外,在题材上,此赋为赋作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在形式上,此赋略去提头、接头、语尾等关联,仅以诗句、俳句相杂组合,似乎与古风相差无几,基本上是一首间杂一些四言、六言骈句的七言歌行体古诗。>

参考资料

  • 1、赵逵夫 编·历代赋评注 5(唐五代卷)·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 2、田兆民·历代名赋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06月第1版
  • 3、王筱云,韦风娟,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 10 散文卷 4·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
展开阅读全文

简析

  此赋分两段,第一段写荡子边塞转战的生活,重在写事,事中有情;第二段写思妇空闺独守的哀怨,重在写情,情迁事变。全赋语言赋奇丽而不荒靡,工巧而不直露,用笔两处而以一个“情”字维系全局,通过渲染从征苦难衬托出荡子深重的思乡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骆宾王(约640年-约684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 141篇诗文► 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