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覆经年火,幡飘后夜风。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流水潺潺遥遥飘入竹窗,明月皎洁仿佛溪水中洗过。
香覆经年火,幡飘后夜风。
新香火覆照去年香灰,后夜风吹动殿前风幡。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本性昏知道为时已晚,学识浅却喜见解相同。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一旦悟得归身之处,万水千山道路自通。
参考资料
- 1、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2页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澄上人:唐代僧人,其生平不详。
香¹覆(fù)经年火,幡(fān)飘后夜风。
¹香:梵语“健达”译为“香”,为六种供养之一。佛教中,以为香能将人之信心通往佛所。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参考资料
- 1、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2页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香覆经年火,幡飘后夜风。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参考资料
- 1、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3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流水潺潺遥遥飘入竹窗,明月皎洁仿佛溪水中洗过。
新香火覆照去年香灰,后夜风吹动殿前风幡。
本性昏知道为时已晚,学识浅却喜见解相同。
一旦悟得归身之处,万水千山道路自通。
注释
澄上人:唐代僧人,其生平不详。
香:梵语“健达”译为“香”,为六种供养之一。佛教中,以为香能将人之信心通往佛所。
参考资料
- 1、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2页
赏析
参考资料
- 1、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3页
简析
《宿澄上人院》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将竹、水、月等意象有机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空灵脱俗的氛围;颔联描绘了一种时间的流转与对未来的期许;颈联反思自我,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及自我认知的谦逊;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诗人追求心灵归宿的宣言。这首诗意境深远、澄明,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归宿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 300篇诗文► 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