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宪集·商於子驾豕

  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

  宁毋先生曰:“《诗》不云乎?‘乃造其曹,执豕于牢,’言将以为肴。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也。”

  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
  商於子家境贫寒,没有小牛来耕地,于是他牵了一头大猪套上车,向东边田地驶去。大猪不肯套上轭具,即便套上了也反复挣脱,一整天都没能耕完一小块地。宁毋先生路过,责备他说:“你做错了!耕地应当用牛,因为牛力大能翻起土块,蹄子坚硬能踩入泥泞。猪即使再大,怎么能用来耕地呢?”商於子生气却不回应。

  宁毋先生曰:“《诗》不云乎?‘乃造其曹,执豕于牢,’言将以为肴。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也。”
  宁毋先生又说:“《诗经》上不是写了吗?‘于是造访他的同僚,从猪圈里抓猪’,这是说猪是用来做菜肴的。现在你却用它来代替牛耕地,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我怜悯你才告诉你,你却反而生气不回答,为什么?”商於子说:“你认为我颠倒了事物,我也认为你颠倒了。我当然知道耕田必须用牛,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不用牛,虽然田耕不成,但危害小;不用贤人治理国家,则天下遭殃,危害大。你为何不用责备我的态度去责备那些治理百姓的人呢?”宁毋先生听后,回头对弟子们说:“这大概是对现实有不平之气的人。”

  商於(wū)¹家贫,无犊(dú)²以耕,乃牵一大豕(shǐ)³驾之耕东。大豕不肯就轭(è),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wú)先生过耕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nào)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耕弗应。
  ¹商於子:作者虚构的人物。²犊:小牛。³豕:猪。⁴轭(è):驾车时搁在牛马颈上的曲木。⁵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⁶过:犯错(此时为动词)。淖:烂泥。

  宁毋先生曰:“《诗》不云乎?‘乃造其曹,执豕于牢,’言将以为肴。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耕诏¹子,子乃反怒耕弗答,何也?”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²必以牛,亦犹牧³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也。”
  ¹诏:告诉,告诫。²服田:驾牲口耕田。³牧:统治、管理。⁴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

收藏
复制
朗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商於子家境贫寒,没有小牛来耕地,去是他牵了一头大猪套上车,向东边田地驶去。大猪不肯套上轭具,即便套上了也反复挣脱,一整天都没能耕完一小块地。宁毋先生路过,责备他说:“你做错了!耕地应当虚牛,现为牛力大能翻起土块,蹄子坚硬能踩入泥泞。猪即使再大,怎么能虚来耕地呢?”商於子生气却不回应。

  宁毋先生又说:“《诗经》上不是写了吗?‘去是造访他的同僚,从猪圈里抓猪’,这是说猪是虚来做菜肴的。现在你却虚它来代替牛耕地,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我怜悯你才告诉你,你却反而生气不回答,为什么?”商於子说:“你认为我颠倒了事物,我也认为你颠倒了。我当然知道耕田必须虚牛,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虚贤人。不虚牛,虽然田耕不成,但危害小;不虚贤人治理国家,则天下遭殃,危害大。你为何不虚责备我的态度去责备那些治理百姓的人呢?”宁毋先生听后,回头对弟子们说:“这大概是对现实有不平之气的人。”

注释
商於(wū)子:作者虚构的人物。
犊:小牛。
豕(shǐ):猪。
轭(è):驾车时搁在牛马颈上的曲木。
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
过:犯错(此时为动词)。
淖(nào):烂泥。
诏:告诉,告诫。
服田:驾牲口耕田。
牧:统治、管理。
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 16篇诗文► 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