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大饥,人自卖身为肉于市曰菜人。有赘某家者,其妇忽持钱三千与夫,使速归。已含泪而去,夫迹之,已断手臂,悬市中矣。

夫妇年饥同饿死,不如妾向菜人市。
得钱三千资夫归,一脔可以行一里。
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馄饨人争尝。
两肱先断挂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汤。
不令命绝要鲜肉,片片看入饥人腹。
男肉腥臊不可餐,女肤脂凝少汗粟。
三日肉尽馀一魂,求夫何处斜阳昏。
天生妇作菜人好,能使夫归得终老。
生葬肠中饱几人,却幸乌鸢啄不早。

岁大饥,人自卖身为肉于市曰菜人。有赘某家者,其妇忽持钱三千与夫,使速归。已含泪而去,夫迹之,已断手臂,悬市中矣。
那些年发生大饥荒,百姓在菜市场上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肉食卖掉,这种人叫做“菜人”。有一个男子入赘到女方家,有一天他妻子忽然拿了三千文钱给他,让他赶紧回自己家,然后就含着泪出门了。丈夫出去找她,找到她时她的手臂已经被砍掉悬挂在市场上了。

夫妇年饥同饿死,不如妾向菜人市。
年岁饥荒我们夫妇就要一同饿死了,不如我(妾身)到菜人市场上去做菜人。

得钱三千资夫归,一脔可以行一里。
做菜人可以得到三千文钱资助丈夫你回家,一小片肉就可以帮助你行走一里。

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馄饨人争尝。
我身上成色好的肉烹煮着香气四溢,乳房的肉做成馄饨后人们争相品尝。

两肱先断挂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汤。
他们先斩断我两条胳膊悬挂在肉铺子里,然后再慢慢把腹部和腿上的肉割下,用来做汤。

不令命绝要鲜肉,片片看入饥人腹。
不能先杀掉我然后再肢解,因为要保持肉的新鲜,我把自己被割肉肢解的场景都看入了心里。

男肉腥臊不可餐,女肤脂凝少汗粟。
男人的肉太腥臊不好吃,女子肌肤光滑,恐惧时与男子相比出的汗也少一些,更加好吃。

三日肉尽馀一魂,求夫何处斜阳昏。
三天我的肉就被吃光了,只剩下一道鬼魂,在斜阳昏黄的傍晚寻找着我的丈夫。

天生妇作菜人好,能使夫归得终老。
女子天生做菜人更好一些,我做了菜人才能使丈夫回家,得以终老。

生葬肠中饱几人,却幸乌鸢啄不早。
我被葬到别人肠中,能使几人吃饱?唯一幸运的是,乌鸦和老鹰想要吃我的尸体,已经为时已晚了。

岁大饥,人自卖身为肉于市曰菜人。有赘某家者,其妇忽持钱三千与夫,使速归。已含泪而去,夫迹之,已断手臂,悬市中矣。

夫妇年饥同饿死,不如妾向菜人市。

得钱三千资夫归,一脔(luán)¹可以行一里。
¹脔:切成小片的肉。

芙蓉肌理¹烹生香,乳作馄饨人争尝。
¹肌理:皮肤的纹理。

两肱(gōng)¹先断挂屠店,徐割股²腴持作汤。
¹肱:人的上臂。即从肩至肘的部分。²股:大腿。

不令命绝要鲜肉,片片看入饥人腹。

男肉腥(xīng)(sāo)¹不可餐,女肤脂凝少汗粟(sù)
¹腥臊:指腥臭的气味。

三日肉尽馀一魂,求夫何处斜阳昏。

天生妇作菜人好,能使夫归得终老。

生葬肠中饱几人,却幸乌鸢(yuān)¹啄不早。
¹乌鸢:乌鸦和老鹰。

岁大饥,人自卖身为肉于市曰菜人。有赘肉家者,其妇忽持钱三千与夫,使速归。已含泪而去,夫迹之,已断手臂,悬市中矣。

夫妇年饥同饿死,不如妾向菜人市。
得钱三千资夫归,一脔可以行一里。
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馄饨人争尝。
两肱先断挂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汤。
不令命绝要鲜肉,片片看入饥人腹。
男肉腥臊不可餐,女肤脂凝少汗粟。
三日肉尽馀一魂,求夫何处斜阳昏。
天生妇作菜人好,能使夫归得终老。
生葬肠中饱几人,却幸乌鸢啄不早。

  《菜人哀》是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序直接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随后通过一对夫妇的悲惨遭遇,将这一社会现象具体化、情感化。整首诗以悲天悯人的情怀、略带恐怖色彩的语言,揭示了在极端饥荒年代里,人性极度的阴暗与极度的光辉,展现了女性在绝境中的牺牲与坚韧,以及社会底层人民面对生存危机的无奈与悲哀。

càirénāi

jūn míngdài 

suì rénmàishēnwéiròushìyuēcàirén yǒuzhuìmǒujiāzhě chíqiánsānqiān shǐ使guī hánlèiér zhī duànshǒu xuánshìzhōng 

niántóngè饿 qièxiàngcàirénshì 
qiánsānqiānguī luánxíng 
róngpēngshēngxiāng zuòhúntúnrénzhēngcháng 
liǎnggōngxiānduànguàdiàn chízuòtāng 
lìngmìngjuéyàoxiānròu piànpiànkànrén 
nánròuxīngsāocān zhīníngshǎohàn 
sānròujìnhún qiúchùxiéyánghūn 
tiānshēngzuòcàirénhǎo néngshǐ使guīzhōnglǎo 
shēngzàngchángzhōngbǎorén quèxìngyuānzhuózǎo 

收藏
复制
朗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些年发生大饥荒,百姓在菜市场上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肉食卖掉,这种人叫做“菜人”。有一个男子入赘到女方家,有一天他妻子忽然拿了三千文钱给他,让他赶紧回自己家,然后就含着泪出门了。丈夫出去找她,找到她时她的手臂已经被砍掉悬挂在市场上了。

年岁饥荒我们夫妇就要一同饿死了,不如我(妾身)到菜人市场上去做菜人。
做菜人可以得到三千文钱资助丈夫你回家,一小片肉就可以帮助你行走一里。
我身上成色好的肉烹煮着香气四溢,乳房的肉做成馄饨后人们争相品尝。
他们先斩断我两条胳膊悬挂在肉铺子里,然后再慢慢把腹部和腿上的肉割下,用来做汤。
不能先杀掉我然后再肢解,因为要保持肉的新鲜,我把自己被割肉肢解的场景都看入了心里。
男人的肉太腥臊不好吃,女子肌肤光滑,恐惧时与男子相比出的汗也少一些,更加好吃。
三天我的肉就被吃光了,只剩下一道鬼魂,在斜阳昏黄的傍晚寻找着我的丈夫。
女子天生做菜人更好一些,我做了菜人才能使丈夫回家,得以终老。
我被葬到别人肠中,能使几人吃饱?唯一幸运的是,乌鸦和老鹰想要吃我的尸体,已经为时已晚了。

注释
脔(luán):切成小片的肉。
肌理:皮肤的纹理。
肱:人的上臂。即从肩至肘的部分。
股:大腿。
腥臊(xīng sāo):指腥臭的气味。
乌鸢:乌鸦和老鹰。>

展开阅读全文

简析

  《菜人哀》是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序直接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随后通过一对夫妇的悲惨遭遇,将这一社会现象具体化、情感化。整首诗以悲天悯人的情怀、略带恐怖色彩的语言,揭示了在极端饥荒年代里,人性极度的阴暗与极度的光辉,展现了女性在绝境中的牺牲与坚韧,以及社会底层人民面对生存危机的无奈与悲哀。

展开阅读全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 11篇诗文► 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