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吹箫乞食: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
成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成语殃及池鱼: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成语欲速则不达: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成语道听途说: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成语事齐事楚:事:侍奉;齐、楚:春秋时两大强国。依附齐国呢?还是依附楚国?比喻处在两强之间,不能得罪任何一方。
成语衣裳之会:与“兵车之会”相对而言,指春秋时代诸国之间和好的会议。
成语亡戟得矛: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
成语假途灭虢: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成语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成语轮扁斫轮: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斫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指精湛的技艺。
成语片言折狱: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
成语清静无为:道家语。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成语伯玉知非: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成语袂云汗雨:形容行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