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花·湖上晚归

[一枝花]长天落彩霞,远水涵秋镜。花如人面红,山似佛头青。生色围屏,翠冷松云径,嫣然眉黛横。但携将旖旎浓香,何必赋横斜瘦影。

[梁州]挽玉手留连锦英,据胡床指点银瓶。素娥不嫁伤孤另。想当年小小,问何处卿卿?东坡才调,西子娉婷,总相宜千古留名。吾二人此地私行,六一泉亭上诗成,三五夜花前月明,十四弦指下风生。可憎,有情,捧红牙合和伊州令。万籁寂,四山静,幽咽泉流水下声。鹤怨猿惊。

[尾]岩阿禅窟鸣金罄,波底龙宫漾水精。夜气清,酒力醒,宝篆销,玉漏鸣。笑归来仿佛二更,煞强似踏雪寻梅霸桥冷。

[一枝花]长天落彩霞,远水涵秋镜。花如人面红,山似佛头青。生色围屏,翠冷松云径,嫣然眉黛横。但携将旖旎浓香,何必赋横斜瘦影。
长空映照着绚烂的彩霞,秋水宛如明镜倒映远方。花朵如美人嫣红的脸颊,山峦则像佛头青般深邃。四周景致如画,翠绿的松柏小径云雾缭绕,远山宛如美人轻描的黛眉。只要身边有这般美景与佳人的陪伴,何必再去吟咏那梅花孤傲的瘦影呢?

[梁州]挽玉手留连锦英,据胡床指点银瓶。素娥不嫁伤孤另。想当年小小,问何处卿卿?东坡才调,西子娉婷,总相宜千古留名。吾二人此地私行,六一泉亭上诗成,三五夜花前月明,十四弦指下风生。可憎,有情,捧红牙合和伊州令。万籁寂,四山静,幽咽泉流水下声。鹤怨猿惊。
我挽着佳人的玉手在花丛中流连忘返,靠着交椅指点着银瓶畅饮。嫦娥独守月宫,想必也感到孤单吧。回想当年苏小小的风情万种,又不知如今她身在何方?东坡居士的才情与西子的娉婷之姿,总是那么相得益彰,千古留名。我们两人在这幽静之地私游,在六一泉亭上赋诗抒怀,每当月圆之夜,便在花前月下弹琴吟唱,十四弦下乐声悠扬。真是可爱至极!我手持红牙板为她伴奏《伊州令》。四周万籁俱寂,只有泉水幽咽,仿佛鹤怨猿惊。

[尾]岩阿禅窟鸣金罄,波底龙宫漾水精。夜气清,酒力醒,宝篆销,玉漏鸣。笑归来仿佛二更,煞强似踏雪寻梅霸桥冷。
山寺中传来悠扬的钟声,湖面倒映着龙宫般的水晶宫殿。夜色渐浓,酒意已醒,熏香袅袅飘散,玉漏声声催促。我们笑着归来,已是二更时分。这样的夜晚,远比踏雪寻梅于霸桥之上要惬意得多。

参考资料

  • 1、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421-422

[一枝花]长天落彩霞,远水¹涵秋镜。花彩人面红,山似佛头青²。生色围屏,翠冷松云径,嫣然眉黛横。但携将(yǐ)(nǐ)浓香,何必赋横斜瘦影
¹远水:形容秋水清澈彩镜。涵:包含。²佛头青:染料名。即“石青”,“绘画家用之,其色青翠不渝,俗呼为大青(《本青·扁青》)。³生色围屏:谓景物像色彩鲜明的屏风。生色,设色。⁴嫣然眉黛横:“谓远山似美女眉黛横卧。嫣然,女子笑貌。眉黛,青黑色的眉。黛,青黑色的颜料,用以画眉。此指山色。⁵携将:携带。⁶旖旎浓香:指美人。旖旎,娇柔貌。⁷赋:吟咏,写诗。⁸横斜瘦影:指梅花。林逋《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后人遂以“疏影”、“暗香”喻梅。

[梁州]挽玉手留连锦英¹,据胡床指点银瓶²。素娥(é)³不嫁伤孤另。想当年小小,问何处卿(qīng)?东坡才调,西子娉(pīng)婷,总相宜千古留名。吾二人此地私行,六一泉亭上诗成,三五夜花前月明,十四弦¹⁰指下风生。可憎¹¹,有情,捧红牙¹²合和¹³伊州令¹⁴。万籁(lài)¹⁵,四山静,幽咽(yè)泉流水下声¹⁶。鹤怨猿惊。
¹挽玉手留连锦英:这句写赏花。锦英,盛开似锦的花丛。²据胡床指点银瓶:这句写喝酒。据,凭、靠。胡床,即交椅,或称交床。银瓶:银制的酒器。³素娥:即嫦娥。传说其夫后羿得西母不死之药,被嫦娥偷食,遂飞升月宫,成了月中仙子。⁴孤另:孤单。⁵小小:即苏小小,南齐进钱塘名妓。⁶卿卿:夫妻间爱称,也用为对人亲昵的称呼。⁷才调:才情风格。⁸六一泉:在杭州孤山南。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这是苏轼作杭州太守时为纪念他而命名的。⁹三五夜:阴历十五日的夜晚。¹⁰十四弦:古代一种弦乐器。¹¹可憎:可爱,爱极之词。¹²红牙:歌唱时用以打节拍的牙板。用檀木制成,故称。¹³合和:伴奏。¹⁴伊州令:乐曲名。¹⁵万籁寂:万物寂静无声。籁,响声。¹⁶幽咽泉流水下声:形容乐声像水流幽咽。

[尾]岩阿禅窟(kū)¹鸣金罄(qìng),波底龙宫漾(yàng)水精²。夜气清,酒力醒,宝篆(zhuàn)³销,玉漏鸣。笑归来仿佛二更,煞(shà)强似踏雪寻梅霸桥冷。
¹岩阿禅窟:山中僧人参禅诵经的处所,泛指山中佛寺。岩阿,山岩曲处。²波底龙宫漾水精:以龙宫形容湖上建筑的倒影。水精,即水晶。³宝篆:熏香的烟上升时,彩弓形的篆书。⁴玉漏:玉饰的宫漏。古时计时器具。⁵二更:晚上九时至十一时。⁶煞强似:胜过。⁷踏雪寻梅:唐孟浩然酷爱梅,曾在大雪天骑驴到霸桥赏梅。⁸霸桥:在陕西长安东。

参考资料

  • 1、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421-422

[一枝花]长天落彩霞,远水涵秋镜。花如人面红,山似佛头青。生色围屏,翠冷松云径,嫣然眉黛横。但携将旖旎浓香,何必赋横斜瘦影。

[梁州]挽玉手留连锦英,据胡床指点银瓶。素娥不嫁伤孤另。想当年小小,问何处卿卿?东坡才调,西子娉婷,总相宜千古留名。吾二人此地私行,六一泉亭上诗成,三五夜花前月明,十四弦指下风生。可憎,有情,捧红牙合和伊州令。万籁寂,四山静,幽咽泉流水下声。鹤怨猿惊。

[尾]岩阿禅窟鸣金罄,波底龙宫漾水精。夜气清,酒力醒,宝篆销,玉漏鸣。笑归来仿佛二更,煞强似踏雪寻梅霸桥冷。

  张可久是元代散曲创作大家,传世作品数量无人能及,这首《湖上晚归》描写了作者与恋人一同泛舟湖上所见之景,语言色彩绚丽,处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作品表现了作者闲情自适、逍遥自在的精神乐趣,凸显了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爱生活的心灵世界。

  【一枝花】开始便描绘了一幅渔舟唱晚、夜归故乡的美景:夕阳缓缓沉入湖心,余晖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泛起层层金色的涟漪。湖畔红花娇艳欲滴,宛如恋人羞涩的脸颊,远山则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青翠欲滴,熠熠生辉。恋人的黛眉弯弯,面庞娇柔,令“我”心生无限怜爱。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将“我”与恋人共泛舟上的温馨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于读者眼前,内心的欢愉与恋人温婉可人的形象,与这如诗如画的景致交相辉映,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流连忘返。

  【梁州】则详细描述了作者与恋人携手归乡的情景。两人挽手漫步于花丛间,欣赏着竞相绽放的鲜花,举杯共饮,享受着这良辰美景,不禁让人感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份难以言表的喜悦,唯有亲身经历方能体会。随后,作者巧妙引用嫦娥、苏小小、苏轼等历史人物的典故,嫦娥奔月、苏小小与阮郁的缠绵悱恻、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些故事与诗句,无一不映衬出恋人如花似玉的美貌、令人陶醉的美景,以及作者内心的欢愉之情。接下来作者指出“吾二人此地私行”之事:六一亭上把酒吟诗,夜晚趁着月色赏花看景,恋人玉手抚琴等等。在这样迷人的场景下,作者身心早已与大自然化为一体,万籁寂静,泉水叮咚。

  【尾】曲把诗歌境界推向至高点。作者不再进行具体的物象描写,而是转而进行气势宏大的虚境描写,使作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作品的意境也显得更加浩淼空阔。

收藏
复制
朗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空映照着绚烂的彩霞,秋水宛如明镜倒映远方。花朵如美人嫣红的脸颊,山峦则像佛头青般深邃。四周景致如画,翠绿的松柏小径云雾缭绕,远山宛如美人轻描的黛眉。只要身边有这般美景与佳人的陪伴,何必再去吟咏那梅花孤傲的瘦影呢?

我挽着佳人的玉手在花丛中流连忘返,靠着交椅指点着银瓶畅饮。嫦娥独守月宫,想必也感到孤单吧。回想当年>苏小小的风情万种,又不知如今她身在何方?东坡居士的才情与西子的娉婷之姿,总是那么相得益彰,千古留名。我们两人在这幽静之地私游,在六一泉亭上赋诗抒怀,每当月圆之夜,便在花前月下弹琴吟唱,十四弦下乐声悠扬。真是可爱至极!我手持红牙板为她伴奏《伊州令》。四周万籁俱寂,只有泉水幽咽,仿佛鹤怨猿惊。

山寺中传来悠扬的钟声,湖面倒映着龙宫般的水晶宫殿。夜色渐浓,酒意已醒,熏香袅袅飘散,玉漏声声催促。我们笑着归来,已是二更时分。这样的夜晚,远比踏雪寻梅于霸桥之上要惬意得多。

注释
南吕:这一套数用南吕宫,包括“一枝花”、“梁州”等三支曲子。
“长天”两句:化用>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远水,形容秋水清澈如镜。涵,包含。
佛头青:染料名。即“石青”,“绘画家用之,其色青翠不渝,俗呼为大青(《本青·扁青》)。>林逋,《西湖》:“春水净于僧眼碧,晚山深似佛头青。”
生色翠屏:谓景物像色彩鲜明的屏风。一作“生色围屏”:设色的屏风。生色,设色。>李贺《秦宫》诗:“内屋深屏生色画。”
“嫣然”句:“谓远山似美女眉黛横卧。嫣然,女子笑貌。眉黛,青黑色的眉。黛,青黑色的颜料,用以画眉。此指山色。
携将:携带。
旖旎浓香:指美人。旖旎,娇柔貌。
赋:吟咏,写诗。
横斜瘦影:指梅花。林逋《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后人遂以“疏影”、“暗香”喻梅。
挽玉手留连锦英:这句写赏花。锦英,盛开似锦的花丛。
据胡床指点银瓶:这句写喝酒。据,凭、靠。胡床,即交椅,或称交床。
银瓶:银制的酒器。
素娥:即嫦娥。传说其夫后羿得西母不死之药,被嫦娥偷食,遂飞升月宫,成了月中仙子。
孤另:孤单。
小小:即苏小小,南齐进钱塘名妓。
卿卿:夫妻间爱称,也用为对人亲昵的称呼。
才调:才情风格。
六一泉:在杭州孤山南。>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这是>苏轼作杭州太守时为纪念他而命名的。
三五夜:阴历十五日的夜晚。
十四弦:古代一种弦乐器。
可憎:可爱,爱极之词。
红牙:歌唱时用以打节拍的牙板。用檀木制成,故称。
合和:伴奏。
伊州令:乐曲名。
万籁寂:万物寂静无声。籁,响声。
幽咽泉流水下声:形容乐声像水流幽咽。>白居易《琵琶行》诗:“幽咽泉流冰下难。”
岩阿禅窟:山中僧人参禅诵经的处所,泛指山中佛寺。岩阿,山岩曲处。
波底龙宫漾水精:以龙宫形容湖上建筑的倒影。水精,即水晶。
宝篆:熏香的烟上升时,如弓形的篆书。
玉漏:玉饰的宫漏。古时计时器具。
二更:晚上九时至十一时。
煞强似:胜过。
踏雪寻梅:唐>孟浩然酷爱梅,曾在大雪天骑驴到霸桥赏梅。霸桥,在陕西长安东。>

参考资料

  • 1、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421-422
展开阅读全文

赏析

  >张可久是元代散曲创作大家,传世作品数量无人能及,这首《湖上晚归》描写了作者与恋人一同泛舟湖上所见之景,语言色彩绚丽,处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作品表现了作者闲情自适、逍遥自在的精神乐趣,凸显了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爱生活的心灵世界。

  【一枝花】开始便描绘了一幅渔舟唱晚、夜归故乡的美景:夕阳缓缓沉入湖心,余晖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泛起层层金色的涟漪。湖畔红花娇艳欲滴,宛如恋人羞涩的脸颊,远山则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青翠欲滴,熠熠生辉。恋人的黛眉弯弯,面庞娇柔,令“我”心生无限怜爱。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将“我”与恋人共泛舟上的温馨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于读者眼前,内心的欢愉与恋人温婉可人的形象,与这如诗如画的景致交相辉映,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流连忘返。

  【梁州】则详细描述了作者与恋人携手归乡的情景。两人挽手漫步于花丛间,欣赏着竞相绽放的鲜花,举杯共饮,享受着这良辰美景,不禁让人感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份难以言表的喜悦,唯有亲身经历方能体会。随后,作者巧妙引用嫦娥、>苏小小、>苏轼等历史人物的典故,嫦娥奔月、苏小小与阮郁的缠绵悱恻、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些故事与诗句,无一不映衬出恋人如花似玉的美貌、令人陶醉的美景,以及作者内心的欢愉之情。接下来作者指出“吾二人此地私行”之事:六一亭上把酒吟诗,夜晚趁着月色赏花看景,恋人玉手抚琴等等。在这样迷人的场景下,作者身心早已与大自然化为一体,万籁寂静,泉水叮咚。

  【尾】曲把诗歌境界推向至高点。作者不再进行具体的物象描写,而是转而进行气势宏大的虚境描写,使作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作品的意境也显得更加浩淼空阔。>

展开阅读全文

简析

  《一枝花·湖上晚归》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套散曲。此曲写情侣夜游西湖、兴尽而归的情景。以比拟手法写西湖夜色,景物的变换与人物的活动融为一体。以词法填曲,精心雕琢;曲辞秀美,对仗工整,音调和谐。大量熔铸前人诗词名句入曲,又自铸新词,俊语连珠。这首曲集中体现了作者工丽典雅,以词藻取胜的艺术风格。此曲为传统元曲名篇,不失为张小山的代表作。

展开阅读全文

张可久(约1270年~约1350年),字小山(《录鬼簿》);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炼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 ► 58篇诗文► 3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