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客况

十年落魄江滨客,几度雷轰荐福碑,男儿未遇暗伤怀。忆淮阴年少。灭楚为帅。气昂昂汉坛三拜。
十年落魄江滨客,几度雷轰荐福碑,男儿未遇暗伤怀。忆淮阴年少。灭楚为帅。气昂昂汉坛三拜。
长时间流落江湖,遭遇困顿,曾经几次遭遇了“雷轰荐福碑”那样的事情,男儿没有好机遇也只能暗自伤心。想到淮阴侯韩信年少时也是颇不得志,同样可以率领汉军打败项羽,气昂昂登坛拜帅,何等洋洋得意。

参考资料

  • 1、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208-209
十年落魄江滨客¹,几度雷轰荐福碑(bēi)²,男儿未遇暗伤怀。忆淮阴年少。灭楚为帅。气昂(áng)昂汉坛三拜³
¹十年落魄江滨客:长时间流落江湖,遭遇困顿。此句化用杜牧《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²雷轰荐福碑: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二载,范仲淹镇鄱阳时,有书生上诗甚工,并自言平生未尝饱,天下寒饿无出我右者。时盛行欧阳询字,其所写荐福碑墨本值千钱。范仲淹准备为之拓印一千本,使售于京师。纸墨已具,一夕雷击碎其碑。后用“雷轰荐福碑”作为命运多舛、潦倒失意的典故。元马致远根据这个故事,写了杂剧《荐福碑》。³忆淮阴年少。灭楚为帅。气昂昂汉坛三拜:韩信是淮阴的少年,后来被刘邦登坛拜为大将,指挥军队,打垮项羽,立下了不世的功业。最后却被吕后设计斩于长乐钟室。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参考资料

  • 1、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208-209

十年落魄江滨客,几度雷轰荐福碑,男儿未遇暗伤怀。忆淮阴年少。灭楚为帅。气昂昂汉坛三拜。

  《卖花声·客况》是张可久感叹自己落魄江湖,希望得到重用,施展才能的一首小令。从内容和语气看,这首小令当是张可久前期的作品,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此曲首句“十年落魄江滨客”,化用杜牧《遣怀》诗句,交代了作者此时的行止、处境。“十年”突出时间的漫长,“落魄”二字则生动地描绘了作者虽辗转于赣、苏、浙等长江沿岸地区担任小官职,难掩其穷困失意之态与杜牧在秦楼楚馆中的放浪不羁不同,作者的“落魄”更多地体现在仕途的坎坷与漂泊之中。这漫长的落魄岁月,对于才华横溢的作者而言,无疑是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质疑、斗志的无情消磨以及精神的巨大摧残。“雷轰荐福碑”是用典。“男儿未遇暗伤怀”一句承上启下,由“客况”的叙述转入到内心情感的抒发。一个“暗”字写出作者的孤独寂寞,也写尽了世态人情的炎凉冷暖,表达自己多年仕途不顺,郁结愁肠,难以遣怀。

  “忆淮阴年少,灭楚为帅,气昂昂汉坛三拜”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进一步展示。作者用一个“忆”字宕开一笔,巧妙地借对历史人物的回顾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淮阴侯韩信年轻时被刘邦设坛拜为大将,协助刘邦打败项羽,立下了不世的功业。作者虽是文人,但渴望通达显贵的心与韩信是同样的。作者一生不得志如今想到淮阴侯韩信当年意气风发地被汉王拜为大将,心里既激动又失落。激动的是有才之人终能得到眷顾,一身抱负得以施展。失落的是自已怀才不遇,多年的辗转磨折,如今还是一样的不见希望。作者在此借淮阴侯则诉说自己也有定国安邦的雄心,纵使道阻行难也仍然志向不改。二则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命途多舛,政治理想遥遥无期,没有淮阴详的际遇,自己虽身怀治世之才、安邦之策,却终无用武之地。作者用淮阴侯的得意反衬自己的失意,给曲子增添淡淡的苍凉之感。

  这首自抒情怀的曲作,语言朴质自然,明白晓畅。从整体来看,虽有激愤的情绪,但并不低沉,并不悲伤,而是激越昂扬,有强烈的鼓舞力量。

参考资料

  • 1、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208-209
收藏
复制
朗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时间流落江湖,遭好困顿,曾经几次遭好了“雷轰荐福碑”那样的事情,男儿没有好机好也只能暗自伤心。想到淮阴侯韩信年少时也是颇不得志,同样可以率领汉军打败>项羽,气昂昂登坛拜帅,何等洋洋得意。

注雷
中吕: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卖花声:曲牌名,入中吕宫,用于散曲小令。
十年落魄江滨客:长时间流落江湖,遭好困顿。此句化用>杜牧《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雷轰荐福碑: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二载,>范仲淹镇鄱阳时,有书生上诗甚工,并自言平生未尝饱,天下寒饿无出我右者。时盛行>欧阳询字,其所写荐福碑墨本值千钱。范仲淹准备为之拓印一千本,使售于京师。纸墨已具,一夕雷击碎其碑。后用“雷轰荐福碑”作为命运多舛、潦倒失意的典故。元>马致远根据这个故事,写了杂剧《荐福碑》。
“忆淮阴年少”三句:韩信是淮阴的少年,后来被>刘邦登坛拜为大将,指挥军队,打垮项羽,立下了不世的功业。最后却被吕后设计斩于长乐钟室。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参考资料

  • 1、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208-209
展开阅读全文

创作背景

  《卖花声·客况》是张可久感叹自己落魄江湖,希望得到重用,施展才能的一首小令。从内容和语气看,这首小令当是张可久前期的作品,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参考资料

  • 1、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208-209
展开阅读全文

赏析

  此曲首句“十年落魄江滨客”,化用>杜牧《遣怀》诗句,交代了作者此时的行止、处境。“十年”突出时间的漫长,“落魄”二字则生动地描绘了作者虽辗转于赣、苏、浙等长江沿岸地区担任小官职,难掩其穷困失意之态与杜牧在秦楼楚馆中的放浪不羁不同,作者的“落魄”更多地体现在仕途的坎坷与漂泊之中。这漫长的落魄岁月,对于才华横溢的作者而言,无疑是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质疑、斗志的无情消磨以及精神的巨大摧残。“雷轰荐福碑”是用典。“男儿未遇暗伤怀”一句承上启下,由“客况”的叙述转入到内心情感的抒发。一个“暗”字写出作者的孤独寂寞,也写尽了世态人情的炎凉冷暖,表达自己多年仕途不顺,郁结愁肠,难以遣怀。

  “忆淮阴年少,灭楚为帅,气昂昂汉坛三拜”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进一步展示。作者用一个“忆”字宕开一笔,巧妙地借对历史人物的回顾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淮阴侯韩信年轻时被>刘邦设坛拜为大将,协助刘邦打败>项羽,立下了不世的功业。作者虽是文人,但渴望通达显贵的心与韩信是同样的。作者一生不得志如今想到淮阴侯韩信当年意气风发地被汉王拜为大将,心里既激动又失落。激动的是有才之人终能得到眷顾,一身抱负得以施展。失落的是自已怀才不遇,多年的辗转磨折,如今还是一样的不见希望。作者在此借淮阴侯则诉说自己也有定国安邦的雄心,纵使道阻行难也仍然志向不改。二则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命途多舛,政治理想遥遥无期,没有淮阴详的际遇,自己虽身怀治世之才、安邦之策,却终无用武之地。作者用淮阴侯的得意反衬自己的失意,给曲子增添淡淡的苍凉之感。

  这首自抒情怀的曲作,语言朴质自然,明白晓畅。从整体来看,虽有激愤的情绪,但并不低沉,并不悲伤,而是激越昂扬,有强烈的鼓舞力量。>

参考资料

  • 1、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208-209
展开阅读全文

简析

  《卖花声·客况》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支散曲。此曲题为“客况”,抒发的是一种“志不得伸”的感慨。前边三句是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描写,后边三句借韩信的史事诉说自己仍存的志向。全曲语言朴质自然,明白晓畅,格调激越昂扬,有强烈的鼓舞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张可久(约1270年~约1350年),字小山(《录鬼簿》);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炼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 ► 61篇诗文► 3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