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五代诗词名家韦庄著有《白牡丹》: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一般说来,牡丹品种繁富,自古迄今,多以其艳紫、通红、深黄尤为珍贵。白牡丹呢,则往往难获青睐,白居易就感慨过:“白花冷淡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其实,白牡丹的国色,别具一格;她的天香,或驾群芳之上。五代诗词名家韦庄就酷爱她,奇赏她,写了这首传世的《白牡丹》。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这首短诗一落墨,并不开门见山,而是突起异峰,令人捉摸不定。冷不丁瞧上一眼,还真的不知道在说什么!但如把词句的倒拗结构加以理顺的话,那就不难畅晓其诗意了:闺中新妆的少妇哟,可别妒忌人家啦;陌(路)上傅粉的五郎哟,可要自惭形秽呢!“新妆妇”是说暮春日长,少妇起床,胭脂花黄,罗衫绮裙,着意打扮之下,凝妆得容光照人。“傅粉郎”典出《三国志》,魏人何晏“美姿仪,面至白”,平日精心修饰,粉白不离手,行步顾影自怜,人称“粉面何郎”。可是,现在不管是这美妇人还是那美男子,碰上如此奇葩异华的白牡丹,便相形见绌,远为逊色减姿了。这里,诗人运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以花拟人,把白牡丹的国色尚未亮出,却已暗示得如此的美。这宛如古人用极度夸张的手法,以人拟物,常把一位倾国佳人写作“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一样,艺术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接着,诗人妙笔蓦地一转,则侧面转向正面,由昼景转向夜景,由专写花色而转向色香。如果说,上述少妇在家的着意打扮,何郎出门的精心修饰,全为侧面铺陈和勾勒昼景,那么,至此用“昨夜”领起的两句诗,则是正面补叙和夜景描述了。先看前一句,“昨夜月明浑似水”,这个“浑”字,意谓“简直”,用得精彩!月色溶溶,花阴寂寂,那不事雕饰、不媚王侯、洁净无瑕、天真无邪的白牡丹的依稀国色,竟跟淡水般的素光融化为一体了。再读后一句,“入门唯觉一庭香”,这个“觉”字,最好解作“发觉”,又用得美妙!朗月轻泻,清风微拂,入得门来,什么都未感觉,却独独发觉了弥漫一庭的这玉质冰心的白牡丹的芬芳天香。这里,“浑”字句是明写朗月,暗带花色;“觉”字句乃实绘花香,虚寓清风。这样,明暗实虚之间,摇曳多姿,从而充分地给良夜美景中的白牡丹起了传色播香的美妙作用,笔法何等不凡!

  全诗纵情地歌唱了色香兼备的白牡丹,语言清丽,意境高远,不失为咏花诗中的佳篇。令人更感兴趣的是,它除题目标以“白牡丹”外,诗中没有花名出台,更没有品种露面,而字里行间恰恰潜在着白牡丹的高洁形象。

báidān

wéizhuāng tángdài 

guīzhōngxīnzhuāng shàngcánfěnláng 
zuóyuèmínghúnshuǐ ménwéijuétíngxiāng 
收藏
复制
朗读

赏析

  五代诗词名家>韦庄著有《白牡丹》: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一般说来,牡丹品种繁富,自古迄今,多以其艳紫、通红、深黄尤为珍贵。白牡丹呢,则往往难获青睐,>白居易就感慨过:“白花冷淡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其实,白牡丹的国色,别具一格;她的天香,或驾群芳之上。五代诗词名家韦庄就酷爱她,奇赏她,写了这首传世的《白牡丹》。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这首短诗一落墨,并不开门见山,而是突起异峰,令人捉摸不定。冷不丁瞧上一眼,还真的不知道在说什么!但如把词句的倒拗结构加以理顺的话,那就不难畅晓其诗意了:闺中新妆的少妇哟,可别妒忌人家啦;陌(路)上傅粉的五郎哟,可要自惭形秽呢!“新妆妇”是说暮春日长,少妇起床,胭脂花黄,罗衫绮裙,着意打扮之下,凝妆得容光照人。“傅粉郎”典出《三国志》,魏人>何晏“美姿仪,面至白”,平日精心修饰,粉白不离手,行步顾影自怜,人称“粉面何郎”。可是,现在不管是这美妇人还是那美男子,碰上如此奇葩异华的白牡丹,便相形见绌,远为逊色减姿了。这里,诗人运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以花拟人,把白牡丹的国色尚未亮出,却已暗示得如此的美。这宛如古人用极度夸张的手法,以人拟物,常把一位倾国佳人写作“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一样,艺术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接着,诗人妙笔蓦地一转,则侧面转向正面,由昼景转向夜景,由专写花色而转向色香。如果说,上述少妇在家的着意打扮,何郎出门的精心修饰,全为侧面铺陈和勾勒昼景,那么,至此用“昨夜”领起的两句诗,则是正面补叙和夜景描述了。先看前一句,“昨夜月明浑似水”,这个“浑”字,意谓“简直”,用得精彩!月色溶溶,花阴寂寂,那不事雕饰、不媚王侯、洁净无瑕、天真无邪的白牡丹的依稀国色,竟跟淡水般的素光融化为一体了。再读后一句,“入门唯觉一庭香”,这个“觉”字,最好解作“发觉”,又用得美妙!朗月轻泻,清风微拂,入得门来,什么都未感觉,却独独发觉了弥漫一庭的这玉质冰心的白牡丹的芬芳天香。这里,“浑”字句是明写朗月,暗带花色;“觉”字句乃实绘花香,虚寓清风。这样,明暗实虚之间,摇曳多姿,从而充分地给良夜美景中的白牡丹起了传色播香的美妙作用,笔法何等不凡!

  全诗纵情地歌唱了色香兼备的白牡丹,语言清丽,意境高远,不失为咏花诗中的佳篇。令人更感兴趣的是,它除题目标以“白牡丹”外,诗中没有花名出台,更没有品种露面,而字里行间恰恰潜在着白牡丹的高洁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270篇诗文► 2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