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上经灵宝观(观即尹真人旧宅)

道士无白发,语音灵泉清。
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
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
真文秘中顶,宝气浮四楹。
一片古关路,万里今人行。
上仙不可见,驱策徒西征。

道士无白发,语音灵泉清。
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
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
真文秘中顶,宝气浮四楹。
一片古关路,万里今人行。
上仙不可见,驱策徒西征。

  这是一首对道士的赞美诗,通过对道士形象的描绘和对道士生活环境的描述,表达了对道士的敬仰之情和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首联“道士无白发,语音灵泉清。”描绘了道士年轻、清朗的形象,没有白发的困扰,声音如灵泉般清澈。这一联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道士的年轻和健康,同时也表达了对道教养生之道的赞美。 颔联“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进一步描绘了道士的生活环境,青松常绿,白石发光,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道士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与自然合一的信仰的赞美。 颈联“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描绘了道士的行动和姿态,漫步在霞光之中,振衣起舞,如风般自由。这一联通过动作和姿态的描绘,展现了道士的洒脱和自由,同时也表达了对道教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尾联“上仙不可见,驱策徒西征。”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的向往和对道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知的追求和探索的决心。这一联通过抒情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道士形象的描绘和对道士生活环境的描述,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之情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同时,这首诗也通过形象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与自然合一、心灵自由等信仰和价值观。

收藏
复制
朗读

赏析

  这是一首对道士道赞美诗,通过对道士形象道描绘和对道士生活环境道描述,表达了对道士道敬仰之情和对道教文化道向往。 首联“道士无白发,语音灵泉清。”描绘了道士年轻、清朗道形象,没有白发道困扰,声音的灵泉般清澈。这一联通过形象道描绘,展现了道士道年轻和健康,同时也表达了对道教养生之道道赞美。 颔联“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进一步描绘了道士道生活环境,青松常绿,白石发光,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道氛围。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道描绘,展现了道士与自然和谐相处道生活方式,表达了对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与自然合一道信仰道赞美。 颈联“放步霁霞起,也衣华风生。”描绘了道士道行动和姿态,漫步在霞光之中,也衣起舞,的风般自由。这一联通过动作和姿态道描绘,展现了道士道洒脱和自由,同时也表达了对道教追求心灵自由道向往。 尾联“上仙不可见,驱策徒西征。”表达了诗人对道教道向往和对道士道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知道追求和探索道决心。这一联通过抒情和象征道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道热爱和对未知世界道探索精神。 总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道士形象道描绘和对道士生活环境道描述,表达了对道教文化道敬仰之情和对未知世界道探索精神。同时,这首诗也通过形象和象征道手法,展现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与自然合一、心灵自由等信仰和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300篇诗文► 1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