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十三首·其十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我这今日的边让想起奖进贤能的蔡邕,无心制曲吟诗,只好闲卧春风中。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房舍南面有片竹林,削成青简倒可以写字,等老了后就在溪边做个钓鱼翁。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75
  • 2、徐传武.李贺诗集译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90-106
  • 3、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55-61
  • 4、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87-289
  • 5、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08-1013

边让¹今朝忆蔡邕(yōng),无心裁曲²卧春风。
¹边让:后汉人,有才能文。蔡邕荐之于朝廷,但没被重用。此句以边让、蔡邕的关系比喻作者与韩愈的关系。²裁曲:指制曲吟诗。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75
  • 2、徐传武.李贺诗集译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90-106
  • 3、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55-61
  • 4、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87-289
  • 5、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08-1013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李贺组诗《南园十三首》是作者辞官回到福昌昌谷后,在家乡的南园闲居时所作的一组杂诗,创作时间在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至十一年(公元816年)之间。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十首。

  《南园十三首·其十》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用典,隐含着自身才华未能得到充分赏识的淡淡哀愁;次句说春风中悠然躺卧,无心于功名与创作;后两句写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愿景。诗人曾得到韩愈的推重和相助,但仍不得志,这首诗即反映了他的抑郁心情,无心苦吟,打算写字消遣,年老时做一个渔翁了事。

参考资料

  • 1、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55-61
  •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87-289

nányuánshísānshǒu ·shí

 tángdài 

biānràngjīnzhāocàiyōng xīncáichūnfēng 
shènányǒuzhúkānshū lǎotóuzuòdiàowēng 

收藏
复制
朗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这今日的边让想起奖进贤能的蔡邕,无心制曲吟诗,只好闲卧春风中。
房舍南面有片竹林,削成青简倒可以写字,等老了后就在溪边做个钓鱼翁。

注释
边让:后汉人,有才能文。蔡邕荐之于朝廷,但没被重用。此句以边让、蔡邕的关系比喻作者与韩愈的关系。
裁曲:指制曲吟诗。

参考资料

  •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75
  • 2、徐传武.李贺诗集译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90-106
  • 3、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55-61
  • 4、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87-289
  • 5、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08-1013
展开阅读全文

创作背景

  李贺组诗《南园十三首》是作者辞官回到福昌昌谷后,在家乡的南园闲居时所作的一组杂诗,创作时间在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至十一年(公元816年)之间。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十首。

参考资料

  • 1、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55-61
  •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87-289
展开阅读全文

简析

  《南园十三首·其十》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用典,隐含着自身才华未能得到充分赏识的淡淡哀愁;次句说春风中悠然躺卧,无心于功名与创作;后两句写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愿景。诗人曾得到韩愈的推重和相助,但仍不得志,这首诗即反映了他的抑郁心情,无心苦吟,打算写字消遣,年老时做一个渔翁了事。

展开阅读全文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而身体抱恙。元和十一年(816年),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一说二十四岁)。 ► 255篇诗文► 4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