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到了小寒这个节气,就好像古代“音律”之首——“大吕”奏响一般,这时候的喜鹊也感知到春天不远了,开始动身要筑新巢了。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它们觅食,总喜欢去河道弯曲的地方,因为那里方便它们口衔树枝和湿泥,进而围绕树梢来筑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大雁开始有了北归的苗头,野鸡藏匿在茅草丛里鸣叫。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不要抱怨天气仍然寒冷严峻,因为春冬交替马上就要在正月进行了。

小寒¹连大吕²,欢鹊垒(lěi)新巢。
¹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²大吕:夏历十二月的别称。

拾食寻河垒,衔(xián)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¹,雊(gòu)(zhì)²隐丛茅。
¹北首:方位词,北面,北方。²雊雉:雄性野鸡鸣叫;雉,鸟。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点明时节,说喜鹊忙碌地筑建新巢;颔联描绘鸟儿们在河湾处觅食,在树梢间穿梭;颈联展现了不同鸟类在寒冷季节的不同生存状态;尾联说天气虽严寒,但春天已悄然临近,提醒人们不要因寒冷而抱怨,因为季节的交替是自然规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季节交替时的生动画面与细微变化。

yǒngniàn廿shī ·xiǎohánshíèryuèjié

yuánzhěn tángdài 

xiǎohánlián huānquèlěixīncháo 
shíshíxún xiánràoshùshāo 
shuāngyīngjìnběishǒu gòuzhìyǐncóngmáo 
guàiyánníngqiè chūndōngzhēngyuèjiāo 

收藏
复制
朗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到了小寒这个节气,就好像古代“音律”之首——“大吕”奏响一般,这时候的喜鹊也感知到春天不远了,开始动身要筑新巢了。
它们觅食,总喜欢去河道弯曲的地方,因为那里方便它们口衔树枝和湿泥,进而围绕树梢来筑巢。
大雁开始有了北归的苗头,野鸡藏匿在茅草丛里鸣叫。
不要抱怨天气仍然寒冷严峻,因为春冬交替马上就要在正月进行了。

注释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
大吕:夏历十二月的别称。
北首:方位词,北面,北方
雊雉:雄性野鸡鸣叫;雉,鸟。>

展开阅读全文

简析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点明时节,说喜鹊忙碌地筑建新巢;颔联描绘鸟儿们在河湾处觅食,在树梢间穿梭;颈联展现了不同鸟类在寒冷季节的不同生存状态;尾联说天气虽严寒,但春天已悄然临近,提醒人们不要因寒冷而抱怨,因为季节的交替是自然规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季节交替时的生动画面与细微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300篇诗文► 6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