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
故国杳无千里信,彩弦时伴一声歌。
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望白河。
有客谁人肯夜过?独怜风景奈愁何。
深夜有谁肯来拜访我,孤身一人,暗自叹息,这里的风景再美也无法排遣我的愁绪。
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
边塞的鸿雁哀怨,已经迷失在霜里很久,庭院里的树叶飘落,空荡荡的,因此看到的月色更多。
故国杳无千里信,彩弦时伴一声歌。
故乡在千里之外,你们杳无音信,遥想当年,我们几人弦歌相伴。
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望白河。
我的心向往如车马驱驰,却只能等待城头上的鸦声唤起天色破晓,漫漫长夜,几番对着凌空的屋檐,望着银河我久久无法入眠。
有客谁人肯夜过¹?独怜风景奈愁何。
¹过:拜访。
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
故国杳(yǎo)无千里信,彩弦¹时伴一声歌。
¹彩弦:彩饰的弦乐器。
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¹望白河²。
¹虚檐:凌空的屋檐。²白河:银河。
有客谁人肯夜过?独怜风景奈愁何。
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
故国杳无千里信,彩弦时伴一声歌。
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望白河。
公元842年的春天,杜牧受到朝廷权贵的排挤,由京官外放到“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的僻郡黄州,作了一个小州刺史。这首诗是他在黄州任上所写,欲寄给他的好友斛斯处士与许秀才。
《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以设问形式开篇,点出夜之寂静,道出无人来访、无法排遣的孤独;颔联写景,进一步渲染了孤寂凄凉的氛围;颈联表现出对友人、对故土的深情眷恋;尾联又回到目前,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只因愁绪难消。此诗描绘出一幅孤寂愁苦的夜景图,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友、思乡之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深夜有谁肯来拜访我,孤身一人,暗自叹息,这里的风景再美也无法排遣我的愁绪。
边塞的鸿雁哀怨,已经迷失在霜里很久,庭院里的树叶飘落,空荡荡的,因此看到的月色更多。
故乡在千里之外,你们杳无音信,遥想当年,我们几人弦歌相伴。
我的心向往如车马驱驰,却只能等待城头上的鸦声唤起天色破晓,漫漫长夜,几番对着凌空的屋檐,望着银河我久久无法入眠。
注释
过:拜访。
彩弦:彩饰的弦乐器。
虚檐:凌空的屋檐。
白河:银河。
创作背景
公元842年的春天,杜牧受到朝廷权贵的排挤,由京官外放到“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的僻郡黄州,作了一个小州刺史。这首诗是他在黄州任上所写,欲寄给他的好友斛斯处士与许秀才。
简析
《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以设问形式开篇,点出夜之寂静,道出无人来访、无法排遣的孤独;颔联写景,进一步渲染了孤寂凄凉的氛围;颈联表现出对友人、对故土的深情眷恋;尾联又回到目前,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只因愁绪难消。此诗描绘出一幅孤寂愁苦的夜景图,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友、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