黕黕日脚云,断续如破滩。
忽舒金翠尾,始识秦女鸾。
又改为连牛,缀燧怀齐单。
伺黑密不嚣,额额城未剜。
风吹了无物,犹立船头看。

黕黕日脚云,断续如破滩。
傍晚,夕阳照射下的低空云,聚散不定,犹如破碎割裂的河滩,不能连成一片。

忽舒金翠尾,始识秦女鸾。
忽而展开了金黄的翠尾,仿佛是仙女弄玉引来的一群凤凰。

又改为连牛,缀燧怀齐单。
随后又变成了身披五彩织锦的牛群,牛尾上还捆着光焰四射的火把,就像齐人田单指挥的火牛阵。

伺黑密不嚣,额额城未剜。
一会又变幻成等候黑夜到来、密集无声的一支奇袭部队,只待发动奇袭,穴城而入。

风吹了无物,犹立船头看。
一阵风吹散了晚云,天边了无一物,仍然还一动不动地伫立在船头凝望。

参考资料

  • 1、李德身著.欧梅诗传 中.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24

(dǎn)¹日脚云²,断续如破滩³
¹黕黕:发黑的样子。²日脚云:指夕阳照射下的低空云。³破滩:破碎割裂的河滩。

忽舒金翠尾¹,始识秦女鸾(luán)²
¹金翠尾:金黄翠碧、五颜六色的鸟尾。²秦女鸾:指风凰。传说秦穆女弄玉跟青年萧史学吹箫,作风凰声,引来许多风凰,后来他们双双随风飞去,见于《列女传》。

又改为连牛,缀(zhuì)(suì)¹怀齐单。
¹缀燧:装饰火把,代指火牛阵。

伺黑密不嚣(xiāo)¹,额额²城未剜(wān)³
¹伺黑密不嚣:写晚云又变幻成等候黑夜到来、密集无声的一支奇袭部队。²额额:形容城高。³未剜:穴道还没挖通。

风吹了¹无物,犹立船头看。
¹了:完全。

参考资料

  • 1、李德身著.欧梅诗传 中.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24

黕黕日脚云,断续如破滩。
忽舒金翠尾,始识秦女鸾。
又改为连牛,缀燧怀齐单。
伺黑密不嚣,额额城未剜。
风吹了无物,犹立船头看。

  这首诗是诗人于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在观赏晚云色彩绚丽、变幻多姿的奇妙景象时有感而作。

  这首诗前二句写所见晚云的最初形态,并顺手点题。中间六句写晚云变幻所构成的奇异景色。最后两句写诗人为晚云的奇妙景象所吸引的情形。这首诗借助新奇的比喻和联想手法,巧用典故,成功地把晚云难写之动景展现了出来。

  开端二句,写所见晚云的最初形态,并顺手点题。这句点明描写对象。乌云在晚风中舒卷离合,集散不定,犹如支离割裂的河滩,尚未连成一片,故说“断续如破滩”。

  中间六句写晚云变幻所构成的奇异景色。由于云层浮动和日光照射,天边晚云出现了五颜六色、绚烂多姿的形象:忽而展开了金黄的翠尾,仿佛是仙女弄玉引来的一群凤凰;随后又变成了身披五彩织锦的牛群,牛尾上还捆着光焰四射的火把,就像齐人田单指挥的火牛阵;一会儿又成了阒寂无声的步兵阵,如同暗中包围了敌寨,正等待着夜深发动奇袭,穴城而入……诗中“秦女鸾”,是借用秦穆公之女弄玉的故事。“连牛”“缀燧”,是借用田单的故事。“伺黑”两句,是写奇兵围城的情景。诗人在这里飞驰想象,借助古代故事,采用一系列复杂的比喻,写出晚云的奇妙变幻,手法是新巧的。

  收尾两句,是写诗人为晚云的奇妙景象所吸引的情形。一阵风吹散了晚云,天边了无一物,诗人还一动不动地伫立在船头凝望。这既暗示了景物之奇,使目睹者不暇旁顾;又写出了晚云之幻,面前的瑰奇物象倏忽过眼一空。且还补出写景的立足点,点明以上描述的一切,都属诗人途中所见,从而增强了真切感。

  梅尧臣认为好诗要能“意新语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这首诗正是借助于新奇的比喻和联想,把晚云的难写之景,展现于人们的眼前。

参考资料

  • 1、傅德岷,李元强,卢晋等编著.宋诗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02:39
  • 2、缪钺等撰写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 :第98-99页

wǎnyún

méiyáochén sòngdài 

dǎndǎnjiǎoyún duàntān 
shūjīncuìwěi shǐshíqínluán 
yòugǎiwéiliánniú zhuìsuìhuái怀dān 
hēixiāo ééchéngwèiwān 
fēngchuīliǎo yóuchuántóukàn 
收藏
复制
朗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傍晚,夕阳照射下的低空云,聚散不定,犹如黄碎割裂的河滩,不能连成一片。
忽而展开了金黄的翠尾,仿佛是仙女弄玉引来的一群凤凰。
随后又变成了身披五彩织锦的牛群,牛尾上还捆着光焰四射的火把,就像齐人田照指挥的火牛阵。
一会又变幻成等候黑夜到来、密集无声的一支奇袭部队,只待发动奇袭,穴城而入。
一阵风吹散了晚云,天边了无一物,仍然还一动不动地伫立在船头凝望。

注释
黕黕(dǎn):发黑的样子。
日脚云:指夕阳照射下的低空云。
黄滩:黄碎割裂的河滩。
金翠尾:金黄翠碧、五颜六色的鸟尾。
秦女鸾(luán):指风凰。传说秦穆女弄玉跟青年萧史学吹箫,作风凰声,引来许多风凰,后来他们双双随风飞去,见于《列女传》。
败燧(suì):装饰火把,代指火牛阵。据《史记·田照列传》说:齐国田照同燕国打仗,使用千余头耕牛,罩以五彩龙文的缯衣,牛角装上比首,牛尾捆上火把,点燃火把,牛便狂奔,冲向敌阵,结果大败燕军。
伺黑密不嚣:写晚云又变幻成等候黑夜到来、密集无声的一支奇袭部队。
额额:形容城高。
未剜(wān):穴道还没挖通。
了:完全。>

参考资料

  • 1、李德身著.欧梅诗传 中.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24
展开阅读全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于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在观赏晚云色彩绚丽、变幻多姿的奇妙景象时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

  • 1、傅德岷,李元强,卢晋等编著.宋诗名篇赏析:巴蜀书社,2012.02:39
展开阅读全文

赏析

  这首诗前二句写所见晚云的最初形态,并顺手点题。中间六句写晚云变幻所构成的奇异景色。最后两句写诗人为晚云的奇妙景象所吸引的情形。这首诗借助新奇的比喻和联想手法,巧用典故,成功地把晚云难写之动景展现了出来。

  开端二句,写所见晚云的最初形态,并顺手点题。这句点明描写对象。乌云在晚风中舒卷离合,集散不定,犹如支离割裂的河滩,尚未连成一片,故说“断续如破滩”。

  中间六句写晚云变幻所构成的奇异景色。由于云层浮动和日光照射,天边晚云出现了五颜六色、绚烂多姿的形象:忽而展开了金黄的翠尾,仿佛是仙女弄玉引来的一群凤凰;随后又变成了身披五彩织锦的牛群,牛尾上还捆着光焰四射的火把,就像齐人田单指挥的火牛阵;一会儿又成了阒寂无声的步兵阵,如同暗中包围了敌寨,正等待着夜深发动奇袭,穴城而入……诗中“秦女鸾”,是借用秦穆公之女弄玉的故事。“连牛”“缀燧”,是借用田单的故事。“伺黑”两句,是写奇兵围城的情景。诗人在这里飞驰想象,借助古代故事,采用一系列复杂的比喻,写出晚云的奇妙变幻,手法是新巧的。

  收尾两句,是写诗人为晚云的奇妙景象所吸引的情形。一阵风吹散了晚云,天边了无一物,诗人还一动不动地伫立在船头凝望。这既暗示了景物之奇,使目睹者不暇旁顾;又写出了晚云之幻,面前的瑰奇物象倏忽过眼一空。且还补出写景的立足点,点明以上描述的一切,都属诗人途中所见,从而增强了真切感。

  >梅尧臣认为好诗要能“意新语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这首诗正是借助于新奇的比喻和联想,把晚云的难写之景,展现于人们的眼前。>

参考资料

  • 1、缪钺等撰写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 :第98-9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简析

  《晚云》是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二句写所见晚云的最初形态,并顺手点题;中间六句写晚云变幻所构成的奇异景色;最后两句写诗人为晚云的奇妙景象所吸引的情形。这首诗借助新奇的比喻和联想手法,巧用典故,把握住客观景物中瞬息变幻的形态,成功地把晚云难写之动景展现了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24篇诗文► 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