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秧稻午风凉。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
一百八盘携手上,玉今犹梦绕羊肠。
中年畏病不举酒,孤负东来数百觞。
中年因害怕生病不敢再饮酒,辜负了东归的兄长,未能与之畅饮。
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秧稻午风凉。
招呼旅客煎茶的山店遥远,看着人们在午后的凉风中忙着插秧种稻。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
只要知道家里都平安无事,就不需要书信来细细描述生活的点滴。
一百八盘携手上,玉今犹梦绕羊肠。
我们曾一起走过一百八盘的蜿蜒山路,至今我仍时常在梦中回想起那绕过山羊肠小道的情景。
参考资料
- 1、林静编著.古代怀乡诗词三百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09.第286页
- 2、朱安群,叶树发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黄庭坚诗文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77页
中年畏病不举酒,孤负¹东来²数百觞(shāng)³。
新喻:今江西新余县南。元明:黄大临,字元明,黄庭坚之兄。¹孤负:同“辜负”。²东来:东归以来。³觞: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秧稻午风凉。
但知家里俱无恙(yàng)¹,不用书来细作行²。
¹无恙:无病,古代问候的常用语。²细作行:意思是细字作书,写家信。
一百八盘¹携(xié)手上,玉今犹梦绕羊肠。
¹一百八盘:地名,在蜀中巫山境内。此地当为黄大临送黄庭坚赴贬所途经之地。
参考资料
- 1、林静编著.古代怀乡诗词三百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09.第286页
- 2、朱安群,叶树发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黄庭坚诗文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77页
中年畏病不举酒,孤负东来数百觞。
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秧稻午风凉。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
一百八盘携手上,玉今犹梦绕羊肠。
这首诗是黄庭坚于1102年(宋徽宗崇宁元年)所作,时年五十八岁。黄庭坚于1094年(宋哲宗绍圣元年)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次年春,其兄黄元明送黄庭坚沿江过夔峡,至黔州,后又徙戎州(治所在今四川宜宾),1100年(元符三年)五月,黄庭坚复任宣德郎,监鄂州在城盐税。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四月,至荆南(今湖北江陵),召为吏部员外郎,推辞不就,请求调任太平州,留荆南待命。第二年(崇宁元年)正月,从荆州出发,东归探视家人。四月,往萍乡(今属江西)探望其兄黄元明,当时黄元明为萍乡令。留十五日别去。五月,过筠州,至江州(治所在今汀西九江),与其家人相会,此诗是别后在新喻道中所作,新喻(今江西新余)在萍乡之东。
黄庭坚与其兄长黄元明之间情深意厚,当黄庭坚被贬至黔州时,黄元明亲自护送至贬所。此时于贬谪数年之后,复职东归,与其兄相聚,彼此十分亲切。离别之后,黄庭坚寄去此诗,诗中情感真挚,仿佛与兄长面对面话家常。诗的开篇两句,黄庭坚提及自己多年来因病戒酒,因此这次与兄长重逢虽欢喜,却遗憾不能畅饮。这种独特的表述方式,在七律诗句中显得尤为特别,他用仄声的“举”字,与“畏病不举酒”五个仄声字相搭配,营造出一种拗折的声调,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奈与遗憾。第三四两句说新喻道中情况。接下来的两句,黄庭坚描述了新喻道中的情景,提及了古人煎茶的方式,与现代沏茶有所不同,这种细节描写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第五六两句,则是黄庭坚对家人的嘱咐,希望他们平安无恙,这种深情的牵挂,体现了他的家庭责任感。最后两句,黄庭坚追忆了当年黄元明不畏艰险,相送他至贬所的情景。他提及的“一百八盘携手上”,正是对那段艰难历程的生动写照,“羊肠”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曲折与艰险。
这首诗,从表面看来,清空如话,很容易懂。但是这里边还是蕴藏着不少的东西。黄庭坚论作诗时曾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又说:“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答洪驹父书》)在这首很平淡的诗中,还是体现了这一特点的。据《山谷诗集》任渊注解,第一句下注:“《晋书·顾荣传》曰:‘惟酒可以忘忧,但无如作病何!’”第二句下注:“《文选·李陵书》曰:‘孤负陵心区区之意。’”又说:“欧公诗:‘快哉天下乐,一釂宜百觞。’”第六句下注:“杜诗:‘来书细作行。’”又说:“《后汉书·循吏传序》曰:‘光武以手迹赐方国,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第八句下注:“乐天诗:‘梦寻来路绕羊肠。’”黄庭坚作这首诗,并不一定每一句都是想到如任渊注中所引的那些来历,但他的确有善于运化古书辞句、古人诗句的习惯。由于平时读书多、积累丰富,因此,在作诗时自然引用,而运化的地方又并无痕迹。不知道这些来历的人仍然可以读懂诗句,而知道来历之后,更会意味醇厚,这也是古人所比喻的如水中着盐之妙。这是黄庭坚诗的一个特点,其他诗人也同样要运化古书,不过黄庭坚更为突出而已。
参考资料
- 1、缪钺,《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564-565页
- 2、缪钺,《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73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中年因害怕生病不敢再饮酒,辜负了东归的兄长,未能与之畅饮。
招呼旅客煎茶的山店遥远,看着人们在午后的凉风中忙着插秧种稻。
只要知道家里都平安无事,就不需要书信来细细描述生活的点滴。
我们曾一起走过一百八盘的蜿蜒山路,至今我仍时常在梦中回想起那绕过山羊肠小道的情景。
注释
新喻:今江西新余县南。
元明:>黄大临,字元明,>黄庭坚之兄。
孤负:同“辜负”。
东来:东归以来。
觞:酒杯。
觞(shāng):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无恙:无病,古代问候的常用语。
细作行:意思是细字作书,写家信。
一百八盘:地名,在蜀中巫山境内。此地当为黄大临送黄庭坚赴贬所途经之地。>
参考资料
- 1、林静编著.古代怀乡诗词三百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09.第286页
- 2、朱安群,叶树发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黄庭坚诗文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77页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
- 1、缪钺,《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564-565页
赏析
>黄庭坚与其兄长黄元明之间情深意厚,当黄庭坚被贬至黔州时,黄元明亲自护送至贬所。此时于贬谪数年之后,复职东归,与其兄相聚,彼此十分亲切。离别之后,黄庭坚寄去此诗,诗中情感真挚,仿佛与兄长面对面话家常。诗的开篇两句,黄庭坚提及自己多年来因病戒酒,因此这次与兄长重逢虽欢喜,却遗憾不能畅饮。这种独特的表述方式,在七律诗句中显得尤为特别,他用仄声的“举”字,与“畏病不举酒”五个仄声字相搭配,营造出一种拗折的声调,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奈与遗憾。第三四两句说新喻道中情况。接下来的两句,黄庭坚描述了新喻道中的情景,提及了古人煎茶的方式,与现代沏茶有所不同,这种细节描写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第五六两句,则是黄庭坚对家人的嘱咐,希望他们平安无恙,这种深情的牵挂,体现了他的家庭责任感。最后两句,黄庭坚追忆了当年黄元明不畏艰险,相送他至贬所的情景。他提及的“一百八盘携手上”,正是对那段艰难历程的生动写照,“羊肠”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曲折与艰险。
这首诗,从表面看来,清空如话,很容易懂。但是这里边还是蕴藏着不少的东西。黄庭坚论作诗时曾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又说:“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答洪驹父书》)在这首很平淡的诗中,还是体现了这一特点的。据《山谷诗集》任渊注解,第一句下注:“《晋书·顾荣传》曰:‘惟酒可以忘忧,但无如作病何!’”第二句下注:“《文选·>李陵书》曰:‘孤负陵心区区之意。’”又说:“欧公诗:‘快哉天下乐,一釂宜百觞。’”第六句下注:“杜诗:‘来书细作行。’”又说:“《后汉书·循吏传序》曰:‘光武以手迹赐方国,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第八句下注:“乐天诗:‘梦寻来路绕羊肠。’”黄庭坚作这首诗,并不一定每一句都是想到如任渊注中所引的那些来历,但他的确有善于运化古书辞句、古人诗句的习惯。由于平时读书多、积累丰富,因此,在作诗时自然引用,而运化的地方又并无痕迹。不知道这些来历的人仍然可以读懂诗句,而知道来历之后,更会意味醇厚,这也是古人所比喻的如水中着盐之妙。这是黄庭坚诗的一个特点,其他诗人也同样要运化古书,不过黄庭坚更为突出而已。>
参考资料
- 1、缪钺,《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73页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303篇诗文► 3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