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书记许兄制道服,所以清其意而洁其身也。同年范仲淹请为赞云:
道家者流,衣裳楚楚。
君子服之,逍遥是与。
虚白之室,可以居处。
华胥之庭,可以步武。
岂无青紫,宠为辱主。
岂无狐貉,骄为祸府。
重此如师,畏彼如虎。
旌阳之孙,无忝于祖。
平海书记许兄制道服,所以清其意而洁其身也。同年范仲淹请为赞云:
道家者流,衣裳楚楚。
君子服之,逍遥是与。
虚白之室,可以居处。
华胥之庭,可以步武。
岂无青紫,宠为辱主。
岂无狐貉,骄为祸府。
重此如师,畏彼如虎。
旌阳之孙,无忝于祖。
此帖是范仲淹为同年友人“平海书记许兄”所制道服撰写的一篇赞文,称友人制道服乃“清其意而洁其身”之举。宋代文人士大夫喜与道士交往,“道家者流,衣裳楚楚。君子服之,逍遥是与。”穿着道服,遂成一时风气。据许琰家世《范文正公集年谱》考证,楷书《道服赞》应书于北宋天禧年间(1017—1021),范仲淹在京师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32岁。
此帖是范仲淹为同年友人“平海书记许兄”所制道服撰写的一篇赞文,称友人制道服乃“清其意而洁其身”之举。宋代文人士大夫喜与道士交往,“道家者流,衣裳楚楚。君子服之,逍遥是与。”穿着道服,遂成一时风气。据许琰家世《范文正公集年谱》考证,楷书《道服赞》应书于北宋天禧年间(1017—1021),范仲淹在京师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32岁。
创作背景
此帖是范仲淹为同年友人“平海书记许兄”所制道服撰写的一篇赞文,称友人制道服乃“清其意而洁其身”之举。宋代文人士大夫喜与道士交往,“道家者流,衣裳楚楚。君子服之,逍遥是与。”穿着道服,遂成一时风气。据许琰家世《范文正公集年谱》考证,楷书《道服赞》应书于北宋天禧年间(1017—1021),范仲淹在京师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32岁。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 300篇诗文► 2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