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投降匈奴,他的罪行比较明显无法掩盖。如果认为他孤军奋战没有后援,那就说说率领五千步兵出塞作战,是李陵自己炫耀勇气和力量,而不是汉武帝下命令而他无法推辞。李陵家被灭族,就把祸端转嫁给李绪。等到在这之后李广利征讨匈奴,李陵率领三万多骑兵追击汉军,转战九天,这也要嫁祸给李绪吗?如果说李陵是受到匈奴单于的控制,不得不追击汉军四处转战,匈奴难道没有可以信任的人了吗?假如李陵有两边袒护的心思,那么单于又怎么能信任李陵而把重兵托付给他,让他深入腹地与汉军将领对抗呢!司马迁不遗余力地为李陵文过饰非,或者喋喋不休地称道李陵的祖父李广,来褒奖他们家族的世代勋业。李陵担任将领却向敌人投降,投降以后又为新主效死力作战,即使想洗涤自己身上的污点,可已经染黑的白布,不可能重新变白。大的气节已经丧失殆尽,那么其余的都没法洗干净了。关羽能够重新归于昭烈帝(刘备)麾下,真是他的幸运。假若他在白马之战中,未能战胜颜良而战死,那么他最终只会是一个与敌人为伍的匹夫,又怎能留下什么值得称道的言辞呢?李陵说:“我想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报答汉朝”,只不过是愧对苏武义举的说辞罢了。他的背叛忤逆,本来就不是司马迁能文过饰非的。
¹掩:掩盖。²谓:认为。³援:援军。⁴两袒:两边袒护。⁵缁:染黑。⁶白:形容词作动词,变白。⁷固:本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李陵投降匈奴,他的罪行比较明显无法掩盖。如果认为他孤军奋战没有后援,那就说说率领五千步兵出塞作战,是李陵自己炫耀勇气和力量,而不是汉武帝下命令而他无法推辞。李陵家被灭族,就把祸端转嫁给李绪。等到在这之后李广利征讨匈奴,李陵率领三万多骑兵追击汉军,转战九天,这也要嫁祸给李绪吗?如果说李陵是受到匈奴单于的控制,不得不追击汉军四处转战,匈奴难道没有可以信任的人了吗?假如李陵有两边袒护的心思,那么单于又怎么能信任李陵而把重兵托付给他,让他深入腹地与汉军将领对抗呢!>司马迁不遗余力地为李陵文过饰非,或者喋喋不休地称道李陵的祖父李广,来褒奖他们家族的世代勋业。李陵担任将领却向敌人投降,投降以后又为新主效死力作战,即使想洗涤自己身上的污点,可已经染黑的白布,不可能重新变白。大的气节已经丧失殆尽,那么其余的都没法洗干净了。关羽能够重新归于昭烈帝(刘备)麾下,真是他的幸运。假若他在白马之战中,因不敌颜良而战死,那么他最终只会是一个与敌人为伍的匹夫,又怎能留下什么值得称道的言辞呢?李陵说:“我想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报答汉朝”,只不过是愧对>苏武义举的说辞罢了。他的背叛忤逆,本来就不是司马迁能文过饰非的。
注释
掩:掩盖。
谓:认为。
援:援军。
两袒:两边袒护。
缁:染黑。
白:形容词作动词,变白。
固:本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300篇诗文► 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