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捕虎

  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 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 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庄子》曰:“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信夫。尝见史舍人嗣彪,暗中捉笔书条幅,与秉烛无异。又闻静海励文恪公,剪方寸纸一百片,书一字其上,片片向日叠映,无一笔丝毫出入。均习而已矣,非别有谬巧也。

  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 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
  族兄中涵掌管旌德县的时候,县城附近有老虎出没,猎户数人受伤,没人能将它捉住。县里有个人前来拜见,对县令说:“不聘请徽州的唐打猎,不能根除虎患。”于是派县吏携带钱币财物前往。回来复命的县吏说,唐氏选拔出技艺最精湛的二个人上路,就快到了。等到唐氏选派的人到了,发现来的人里有一个老翁,须发都白了,还经常咯咯的咳嗽。还有一个才十六七的童子。于是很是失望,就先命人准备饭食。老翁发觉了县令中涵的不满,便半跪请命说:“听说这只猛虎离县城不到五里,我先去把他捉了,回来再享用县令赏赐的饭食也不算晚。”于是,县令中涵命衙役带领老少二人前往。衙役到了谷口,不敢再深入。老翁笑话他说:“有我在,你还怕?”进入谷中近一半,老翁转头对童子说:“这个畜生好像还在睡觉,你给我把他叫醒。”童子做声学虎啸,老虎真就从林中出来了,直接冲老翁扑去。老翁手持一柄短斧,大概八九寸长,半横空中,胳膊用力上举,稳稳站定。老虎扑来,老翁偏头躲过,老虎自头顶越过,就已经血流倒地。衙役上前查看,发现自老虎下颌到尾部,都遭斧刃剖裂。于是,复命后,县令给他丰厚的酬劳,并亲自送行。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庄子》曰:“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信夫。尝见史舍人嗣彪,暗中捉笔书条幅,与秉烛无异。又闻静海励文恪公,剪方寸纸一百片,书一字其上,片片向日叠映,无一笔丝毫出入。均习而已矣,非别有谬巧也。
  老翁说他自己炼臂十年,炼眼力十年。眼睛就是用鸡毛掸子扫过,也不会眨眼,胳膊即使让壮汉悬挂,也不能坠动。《庄子》里说:“熟练可以让能工巧匠折服,不敢到多练习的人的门前炫耀。”确实是这样。曾经看到中书舍人史嗣彪在黑暗中握笔书写条幅,跟在灯光下写的没有什么两样。还听说静海的励文恪公剪下一寸见方的纸一百片,在每片上面写同一个字,片片叠在一起对着太阳看,没有一笔有一点点出入。都是技艺熟练罢了,不是有奇特的窍门。

  族兄中涵¹²(jīng)德县³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kǎ)(kǎ)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 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shěn)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yì)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hàn)下至尾闾(lǘ),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
  ¹中涵:即纪中涵,当地的县令。²知:主持。³旌德县:今在安徽省。⁴唐打猎:姓唐的猎户。(休宁戴东原曰 :明代有唐某,甫新婚而戕于虎,其妇后生一子,祝之曰:“尔不能杀虎,非我子也。后世子孙,如不能杀虎,亦皆非我子孙也。”故唐氏世世能捕虎。)⁵咯咯(kǎkǎ):咳嗽的声音。⁶哂:微笑,讥笑。⁷仆:通扑,扑倒。⁸颔:下巴。⁹尾闾:尾巴根部。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¹,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zhuì)²不能动。《庄子》曰:“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信夫。尝见史舍人嗣(sì)(biāo),暗中捉笔书条幅,与秉烛无异。又闻静海励文恪(kè)³公,剪方寸纸一百片,书一字其上,片片向日叠映,无一笔丝毫出入。均习而已矣,非别有谬(miù)巧也。
  ¹瞬:眼睛转动。²缒:把人或物由上往下放。³励文恪:即励杜纳。“文恪”是他的谥号。⁴谬:欺诈。

收藏
复制
朗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族兄中涵掌管旌德县的时候,县城附近有老虎出没,猎户数人受伤,没人能将它捉住。县里有个人前来拜见,对县令说:“不聘请徽州的唐打猎,不能根除虎患。”于是派县吏携带钱币财物前往。回来复命的县吏说,唐氏选拔出技艺最精湛的二个人上路,就快到了。等到唐氏选派的人到了,发现来的人里有一个老翁,须发都白了,还经常咯咯的咳嗽。还有一个才十六七的童子。于是很是失望,就先命人准备饭食。老翁发觉了县令中涵的不满,便半跪请命说:“听说这只猛虎离县城不到五里,我先去把他捉了,回来再享用县令赏赐的饭食也不算晚。”于是,县令中涵命衙役带领老少二人前往。衙役到了谷口,不敢再深入。老翁笑话他说:“有我在,你还怕?”进入谷中近一半,老翁转头对童子说:“这个畜生好像还在睡觉,你给我把他叫醒。”童子做声学虎啸,老虎真就从林中出来了,直接冲老翁扑去。老翁手持一柄短斧,大概八九寸长,半横空中,胳膊用力上举,稳稳站定。老虎扑来,老翁偏头躲过,老虎自头顶越过,就已经血流倒地。衙役上前查看,发现自老虎下颌到尾部,都遭斧刃剖裂。于是,复命后,县令给他丰厚的酬劳,并亲自送行。

  老翁说他自己炼臂十年,炼眼力十年。眼睛就是用鸡毛掸子扫过,也不会眨眼,胳膊即使让壮汉悬挂,也不能坠动。《庄子》里说:“熟练可以让能工巧匠折服,不敢到多练习的人的门前炫耀。”确实是这样。曾经看到中书舍人史嗣彪在黑暗中握笔书写条幅,跟在灯光下写的没有什么两样。还听说静海的励文恪公剪下一寸见方的纸一百片,在每片上面写同一个字,片片叠在一起对着太阳看,没有一笔有一点点出入。都是技艺熟练罢了,不是有奇特的窍门。

注释
中涵:即纪中涵,当地的县令。
知:主持。
旌(jīng)德县:今在安徽省。
唐打猎:姓唐的猎户。(休宁戴东原曰 :明代有唐某,甫新婚而戕于虎,其妇后生一子,祝之曰:“尔不能杀虎,非我子也。后世子孙,如不能杀虎,亦皆非我子孙也。”故唐氏世世能捕虎。)
咯咯(kǎkǎ):咳嗽的声音。
哂(shěn):微笑,讥笑。
仆:通扑,扑倒。
颔(hàn):下巴。
尾闾:尾巴根部。
瞬:眼睛转动。
缒:把人或物由上往下放。
励文恪(kè):即励杜纳。“文恪”是他的谥号
谬(miù):欺诈。
>

展开阅读全文

纪昀 jǐ yún (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 162篇诗文► 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