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后,残热谁怜细喘。小窗风射如箭。春红秋白无情艳,一朵似侬难选。重见远。听说道、伤心已受殷勤饯。斜阳刺眼。休更望天涯,天涯只是,几片冷云展。
喜初晴、晚霞西现,寒山烟外青浅。苔纹乾处容烟履,尖印紫泥犹软。人语乱。忙去倚、柴扉空负深深愿。相思一线。向新月搓圆,穿愁贯恨,珠泪总成串。
看到初晴的天空很是高兴,西边天空现出晚霞,四周青山在云霞雾霭笼罩下颜色深浅各异。恍惚中,似觉在傍晚时分,你踩着长满苔藓的泥泞的小径,尖尖的小脚还不时陷在紫色的软泥中。只听到一阵嘈杂的人声,我急忙起身,靠着柴草门,眼看着你离去,白白辜负了你对我的一片深情厚意。相思的情怀就像扯不断的丝线。抛向一弯新月,我要把它搓圆,这条扯不断的相思情线,贯穿我们无边的愁思和遗憾,这些离愁别恨又汇成一串串泪珠倾泻而下。
黄昏后,残热谁怜细喘。小窗风射如箭。春红秋白无情艳,一朵似侬难选。重见远。听说道、伤心已受殷勤饯。斜阳刺眼。休更望天涯,天涯只是,几片冷云展。
黄昏之后,余热依旧,气促细喘,有谁来怜恤我呢?从小窗吹来的朔风如冷箭刺骨。不论是春天的花还是秋天的花,那些红色、白色都艳丽光彩,无法与她们中的任何一朵相比,只能独自憔悴。再相见的时日太遥远了,听家人说已经收下你一片诚意送来的宴饯,这使我更加伤感。你馈食归去时,当时已是斜阳余晖刺眼的黄昏。不要再天涯望归人了吧?天际边不过是几片缓缓移动的冷云,阻隔了我的视线。
参考资料
- 1、杜芳琴著. 贺双卿集[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51-53.
- 2、林瀛 曲宗瑜主编. 新编简明古典文学辞典[M].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464.
- 3、赵雪沛选注. 倦倚碧罗裙 明清女性词选[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221.
喜初晴、晚霞西现,寒山烟外青浅。苔纹乾山容香履(lǚ)¹,尖²印紫泥³犹软。人语乱。忙去倚、柴扉(fēi)空负深深愿。相思一线。向新月搓圆,穿愁贯恨,珠泪总成串。
摸鱼儿: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双调,一百十六字。仄韵,上片六韵, 下片七韵。上片第四、下片第五韵,定十字须一气贯注,有作上三、下七,亦有以一字领四言一句,五言一句者。双结倒数第三句第一字皆领格,宜用去声。此调又名《摸鱼子》《陂塘柳》等。¹香履:指女子的绣鞋。²尖:指鞋尖。³紫泥:此山指泥。
黄昏后,残热谁怜细喘。小窗风射如箭。春红秋白无情艳,一朵似侬(nóng)¹难选。重见远。听说道、伤心已受殷(yīn)勤²饯(jiàn)³。斜阳刺眼。休更望天涯,天涯只是,几片冷云展。
¹侬:你。²殷勤:情深意厚。借指礼物。³饯:送。
参考资料
- 1、杜芳琴著. 贺双卿集[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51-53.
- 2、林瀛 曲宗瑜主编. 新编简明古典文学辞典[M].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464.
- 3、赵雪沛选注. 倦倚碧罗裙 明清女性词选[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221.
喜初晴、晚霞西现,寒山烟外青浅。苔纹乾处容香履,尖印紫泥犹软。人语乱。忙去倚、柴扉空负深深愿。相思一线。向新月搓圆,穿愁贯恨,珠泪总成串。
黄昏后,残热谁怜细喘。小窗风射如箭。春红秋白无情艳,一朵似侬难选。重见远。听说道、伤心已受殷勤饯。斜阳刺眼。休更望天涯,天涯只是,几片冷云展。
这首词大约作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十二月初八日。史震林将整束离绡山返原籍,准备明年北游,劝慰贺双卿自珍重,言此行定使双卿名满天下。适逢双卿的女友韩西新嫁回娘家,在返夫家前父母为她饯行,韩西邀双卿来家作客。双卿因疟疾仍在发作,不能前往。韩西特意分食给双卿,并亲自送到她家。双卿感动泣下,写下这首词。
上片开篇便描绘了寒冬晚晴的宁静,紧接着“苔纹”两句,细腻地展现了韩西来访后留下的足迹,依然清晰可见。当听到人声嘈杂,她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期待,以为是韩西又来探望,然而倚门等待,却只见柴扉空荡。她的思念如丝如缕,缠绕着新月,每一滴泪珠都似那“穿愁贯恨”的细线,簌簌而下,串成一行行晶莹的珠链。在这凄美的瞬间,她以无比珍贵的泪水,织就了一轮完美的圆月,仿佛在弥补那上弦新月的缺憾。她的泪眼与朦胧的月光交相辉映,她的思念与泪水,将新月化作圆月,更添几分哀婉。上片始于晚霞的绚烂,终于新月的寂寥,形成一幅动人的画卷。
下片则转入对作者自身病痛的描绘,疟疾发作,破屋小窗无法抵挡寒风的侵袭,如箭矢般射入,令她的病体倍感凄凉。随后,她以窗外花枝自喻,虽然同样经受风霜,但“似侬难选”,无一朵能比拟她的憔悴。接着,她听闻韩西即将远行,家人已为他饯别,这消息使她更加思念不已,心中满是忧伤。最后,“休更望天涯”两句,道出了她无尽的怅惘与无奈,只能望着那冷冷的天际,任凭思绪飞扬。
这首词以其独特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与无尽的忧伤。无论是用眼泪补全新月,还是小窗风射如箭,都充满了清奇的想象和深邃的意境。整首词中,现实与想象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仿佛时间也在这种交织中缓缓流淌,映射出女词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多变。从喜悦的晚霞到刺眼的天际,从柔和的青山到冷冷的天涯,这些不断变化的景象,不仅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更深刻地揭示了词人内心世界的起伏与变化。
参考资料
- 1、杜芳琴著. 贺双卿集[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51-53.
- 2、张珍怀选注:清代女词人选集, 合肥:黄山书社 , 2009.08,58.
- 3、胡晓明主编. 历代女性诗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6,565-566.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看到初晴的天空很是高兴,西边天空现出晚霞,四周青山在云霞雾霭笼罩下颜色深浅各异。恍惚中,似觉在傍晚时分,你踩着长满苔藓的泥泞的小径,尖尖的小脚还不时陷在紫色的软泥中。只听到一阵嘈杂的人声,我急忙起身,靠着柴草门,眼看着你离去,白白辜负了你对我的一片深情厚意。相思的情怀就像扯不断的丝线。抛向一弯新月,我要把它搓圆,这条扯不断的相思情线,贯穿我们无边的愁思和遗憾,这些离愁别恨又汇成一串串泪珠倾泻而下。
黄昏之后,余热依旧,气促细喘,有谁来怜恤我呢?从小窗吹来的朔风如冷箭刺骨。不论是春天的花还是秋天的花,那些红色、白色都艳丽光彩,无法与她们中的任何一朵相比,只能独自憔悴。再相见的时日太遥远了,听家人说已经收下你一片诚意送来的宴饯,这使我更加伤感。你馈食归去时,当时已是斜阳余晖刺眼的黄昏。不要再天涯望归人了吧?天际边不过是几片缓缓移动的冷云,阻隔了我的视线。
注释
摸鱼儿: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双调,一百十六字。仄韵,上片六韵, 下片七韵。上片第四、下片第五韵,定十字须一气贯注,有作上三、下七,亦有以一字领四言一句,五言一句者。双结倒数第三句第一字皆领格,宜用去声。此调又名《摸鱼子》《陂塘柳》等。
香履:指女子的绣鞋。
尖:指鞋尖。
紫泥:此处指泥。
侬:你。
殷勤:情深意厚。借指礼物。饯:送。>
参考资料
- 1、杜芳琴著. 贺双卿集[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51-53.
- 2、林瀛 曲宗瑜主编. 新编简明古典文学辞典[M].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464.
- 3、赵雪沛选注. 倦倚碧罗裙 明清女性词选[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221.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作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十二月初八日。史震林将整束离绡山返原籍,准备明年北游,劝慰贺双卿自珍重,言此行定使双卿名满天下。适逢双卿的女友韩西新嫁回娘家,在返夫家前父母为她饯行,韩西邀双卿来家作客。双卿因疟疾仍在发作,不能前往。韩西特意分食给双卿,并亲自送到她家。双卿感动泣下,写下这首词。
参考资料
- 1、杜芳琴著. 贺双卿集[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51-53.
赏析
上片开篇便描绘了寒冬晚晴的宁静,紧接着“苔纹”两句,细腻地展现了韩西来访后留下的足迹,依然清晰可见。当听到人声嘈杂,她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期待,以为是韩西又来探望,然而倚门等待,却只见柴扉空荡。她的思念如丝如缕,缠绕着新月,每一滴泪珠都似那“穿愁贯恨”的细线,簌簌而下,串成一行行晶莹的珠链。在这凄美的瞬间,她以无比珍贵的泪水,织就了一轮完美的圆月,仿佛在弥补那上弦新月的缺憾。她的泪眼与朦胧的月光交相辉映,她的思念与泪水,将新月化作圆月,更添几分哀婉。上片始于晚霞的绚烂,终于新月的寂寥,形成一幅动人的画卷。
下片则转入对作者自身病痛的描绘,疟疾发作,破屋小窗无法抵挡寒风的侵袭,如箭矢般射入,令她的病体倍感凄凉。随后,她以窗外花枝自喻,虽然同样经受风霜,但“似侬难选”,无一朵能比拟她的憔悴。接着,她听闻韩西即将远行,家人已为他饯别,这消息使她更加思念不已,心中满是忧伤。最后,“休更望天涯”两句,道出了她无尽的怅惘与无奈,只能望着那冷冷的天际,任凭思绪飞扬。
这首词以其独特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与无尽的忧伤。无论是用眼泪补全新月,还是小窗风射如箭,都充满了清奇的想象和深邃的意境。整首词中,现实与想象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仿佛时间也在这种交织中缓缓流淌,映射出女词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多变。从喜悦的晚霞到刺眼的天际,从柔和的青山到冷冷的天涯,这些不断变化的景象,不仅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更深刻地揭示了词人内心世界的起伏与变化。>
参考资料
- 1、张珍怀选注:清代女词人选集, 合肥:黄山书社 , 2009.08,58.
- 2、胡晓明主编. 历代女性诗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6,565-566.
简析
这首词的上片写韩西前来馈食,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见到韩西时的喜悦心情,但这次愉快的见面极为匆忙和短暂,双卿在感激之余又添愧疚;下片写对韩西的感念,双卿身染疟疾,而无人关心问候,所以韩西的一片殷勤实在是一份莫大的安慰。这首词的比喻较为独特,无论是用眼泪补全新月,还是小窗风射如箭,都有非常清奇的想象和意境情感;亦非常缠绵悱侧。此词没有典故,没有藻饰,纯为白描手法,而真挚情感,警策语句,感人肺腑。
贺双卿(1715~1735年), 清代康熙、雍正或乾隆年间人,江苏金坛薛埠丹阳里人氏,初名卿卿,一名庄青,字秋碧,为家中第二个女儿,故名双卿。双卿自幼天资聪颖,灵慧超人,七岁时就开始独自一人跑到离家不远的书馆听先生讲课,十余岁就做得一手精巧的女红。长到二八岁时,容貌秀美绝伦,令人“惊为神女”。后人尊其为“清代第一女词人”。 ► 5篇诗文► 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