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岳阳楼记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然九水发,巴江之水亦发,九水方奔腾皓淼,以趋浔阳;而巴江之水,卷雪轰雷,自天上来。竭此水方张之势,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九水始若屏息敛衽,而不敢与之争。九水愈退,巴江愈进,向来之坎窦,隘不能受,始漫衍为青草,为赤沙,为云梦,澄鲜宇宙,摇荡乾坤者八九百里。而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变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垆,排当水面,林木可数。盖从君山酒香、朗吟亭上望,洞庭得水最多,故直以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此楼得水稍诎,前见北岸,政须君山妖蒨,以文其陋。况江湖于此会,而无一山以屯蓄之,莽莽洪流,亦复何致。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已,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然九水发,巴江之水亦发,九水方奔腾皓淼,以趋浔阳;而巴江之水,卷雪轰雷,自天上来。竭此水方张之势,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九水始若屏息敛衽,而不敢与之争。九水愈退,巴江愈进,向来之坎窦,隘不能受,始漫衍为青草,为赤沙,为云梦,澄鲜宇宙,摇荡乾坤者八九百里。而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变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垆,排当水面,林木可数。盖从君山酒香、朗吟亭上望,洞庭得水最多,故直以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此楼得水稍诎,前见北岸,政须君山妖蒨,以文其陋。况江湖于此会,而无一山以屯蓄之,莽莽洪流,亦复何致。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洞庭湖是沅江、湘江等九条河流汇集而成。(秋冬时节)湖面因为寒冷凝结,如同一匹白绢一般。等到春夏季节,九条河流发水以后才有(眼前)的湖面。但是,这九条河流发水的时候,长江也正发大水。九条河流之水奔腾浩荡,直奔浔阳;而长江的波浪如同卷起的白雪,声音如同雷声轰鸣,仿佛从九天上飞流直下。竭尽那九条河流的正涨潮的势头,不足以抵挡长江旁溢的波浪。这九条河流只得像人屏住呼吸裹紧衣服一样不敢和长江争雄。九条河流越退却,长江越进逼,原来的那些坑洞、狭窄的地方根本不能承受长江的冲击,开始涨满潮水成为青草湖、赤沙湖、云梦湖。清丽世界,摇撼天地八九百里。而岳阳楼耸立于江湖交汇的地方,早早晚晚,看尽它变幻无穷的吞吐之态,这是岳阳楼奇特的地方。楼前面是君山,像一尊雀尾炉,劈开水面,正对着这座楼,山上的树木清晰可数。从君山上的酒香亭、朗吟亭上远望洞庭湖,见到的水面最大,所以只因千里茫茫的一个大山谷里水面远接天边,日光沐浴其中为奇妙。岳阳楼见到的水面稍窄,前面能看到长江北岸,正好必须以君山的妖媚来文饰它的不足(丑陋),何况江湖在此交汇的气势,如果没有一座山来包容,只是莽莽洪流,又有什么意趣呢?所以楼的气势,有了水才雄壮,有了山才美丽。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已,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我们出游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被熨烫过一样平坦。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附着在像白色丝绢一样的溪流上。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有汩汩的声音。很多船只排阵而来,景色雄壮让人愉快。傍晚时分,状如炮车般的云升腾起来,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惧悲伤,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从前滕子京因在庆州统领军队抗敌的事情被贬官到这里,因不得志而心情忧郁,扩大原有城楼的规模而有了岳阳楼。等到完工,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滕子京说:“简直要扶着栏杆大哭一场才觉得痛快”。范仲淹“先忧后乐”的话,是因为滕子京有作为而发的感慨。定州一役,滕子京增高城墙招募士卒,告慰死者犒劳生者,边疆得以安宁。但后来执掌法律的官员却以耗费国家资财的罪名上书弹劾,以后朝廷如此用人,(把滕子京贬官到岳州),怎么能不心生感慨呢。但是,他年纪轻轻就入朝做官,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出统领军队是知名的武将,年轻时就稍稍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又有范仲淹这样的名士做知心好友,(贬官)不久政绩卓著至极,有什么值得哭的呢?而我,被诗文写作束缚,一下子就是四十多年,没有得到国家任何任用,黑色的鬓发已经白了,往日的壮志已经心灰意冷,近来又遭遇兄弟病故,我像冬日的大雁孤身一人,飘零天涯,这才真的值得哭啊,值得大哭一场啊!

  洞庭为沅(yuán)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hé)¹时,如匹之²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然九水发,巴江之水亦发,九水方奔腾皓淼(miǎo)³,以趋浔阳;而巴江之水,卷雪轰雷,自天上来。竭此水方张之势,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九水始若屏息敛衽(rèn),而不敢与之争。九水愈退,巴江愈进,向来之坎窦(dòu),隘不能受,始漫衍为青草,为赤沙,为云梦,澄鲜宇宙,摇荡乾坤者八九百里。而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变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垆,排当水面,林木可数。盖从君山酒香、朗吟亭上望,洞庭得水最多,故直以千里一壑(hè),粘天沃日为奇。此楼得水稍诎,前见北岸,政须君山妖蒨(qiàn),以文其陋。况江湖于此会,而无一山以屯蓄之,莽莽洪流,亦复何致。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¹涸:失去水而干枯。²匹之:白绢。³皓淼:水面广阔。⁴敛衽:指整理衣襟,表示恭敬。⁵窦:孔;洞。⁶朝朝暮暮: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⁷壑:深沟。⁸诎:缩短。⁹莽莽:广阔。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之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gǔ)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¹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xuàn)²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³,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dié)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已,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pó),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¹炮车:状如炮车般的。²泫:流泪。³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⁴增堞籍兵:增高城墙招募士卒。堞:城墙上如齿状的薄型矮墙。⁵耗国:耗费国家资财。⁶束发:成童的年龄,15至20岁。⁷毛锥子:毛笔的别称,因其形如锥,束毛而成,故名。⁸皤:白。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然九水发,巴江之水亦发,九水方奔腾皓淼,以趋浔阳;而巴江之水,卷雪轰雷,自天上来。竭此水方张之势,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九水始若屏息敛衽,而不敢与之争。九水愈退,巴江愈进,向来之坎窦,隘不能受,始漫衍为青草,为赤沙,为云梦,澄鲜宇宙,摇荡乾坤者八九百里。而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变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垆,排当水面,林木可数。盖从君山酒香、朗吟亭上望,洞庭得水最多,故直以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此楼得水稍诎,前见北岸,政须君山妖蒨,以文其陋。况江湖于此会,而无一山以屯蓄之,莽莽洪流,亦复何致。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已,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袁中道四十岁以前,主攻举子业,却屡困科场。在遭受了诸多变故之后,袁中道晚年酷爱山水之情反而超过以往,但却是另一番心境。他欲移情自然,忘却尘世悲苦,因此后期的山水情怀中含有怡情、超脱又归于冷寂的韵味。万历三十九年(1611)春天,袁中道泛舟洞庭湖,随后登上岳阳楼,只见水天相接,群峰环绕,樯帆点点。这湖光山色,触发起他的身世之感,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

  自从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应滕子京的请求作了《岳阳楼记》,后代文人到此便不敢轻易动笔,常常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感叹。袁中道写《游岳阳楼记》,只好尽量避过前人已有的笔墨,另寻可以驰骋自己才思的新径。

  作者在开篇就明确点出枯水季节的洞庭湖并不怎样宏伟,不过像一匹绸缎而已。这确实有点煞风景,但是有了散文的写实性和知识性趣味。然后,作者改变描写角度,不再重复渲染洞庭湖的四时景色,而是重点展示洞庭湖容纳百川的气概,并以“九水始若屏息裣衽,而不敢与之争”作为长江的陪衬,突出写长江从天而降、咄咄逼进的气势,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洞庭的壮美。作者极写江湖交会的壮观景象。“澄鲜宇宙,摇荡乾坤”八个字,可以使读者联想到“湖水方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郦道元《水经注·湘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以及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对洞庭湖、青草湖的咏歌。

  接着,作者又写君山与岳阳楼相辅相匹,指点读者用画家经营布置的结构眼光,多角度地欣赏此地胜景。作者便继续分析,准确回答了造成如此盛大的水势的原因:第一,是“九水”,九条江的水汇集,才有了湖的规模;第二,是长江的水奔腾而来;第三,二者相遇,九水不能抵挡长江的水势,从而使水面扩大,才有“澄鲜宇宙,摇荡乾坤者八九百里”的景象;第四,岳阳楼正好在“江湖交会之间”,才能“朝朝暮暮”看到“吞吐之变态”;第五,楼前有君山,在君山上观景,“得水最多”“以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第六,在岳阳楼上看水比较少一点,但有“君山妖蒨”弥补了缺陷;第七,如果没有君山,“莽莽洪流”一览无余,比较单调,有了君山,就富于变化了。作者由此得出结论:岳阳楼的景观之美,就在于“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散文的描绘,功力在于有具体的时间气候(“风日清和”),有特殊的船只(“小舫”),有特殊的视觉效果(“如蝇头细字”)。除了用流畅的笔调描写洞庭湖变幻莫测的优美景致之外,此文还细致地刻画了作者情因景移的心理变化过程:起先是“风日清和,湖平于熨……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亦甚雄快”,后来风云变幻“湖浪奔腾,雪山汹涌……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从这里开始,作者要表现的重点,已经不是洞庭湖的特点,而是自己的感兴了。面对外界风景的幻变,他竟然能够纵情大哭,这在封建道学自矜自持、喜怒不形于色蔚为风气的时代,确实出人意料。这不仅证明他放任性情,而且还放纵性灵。

  也正因此时心境的改变,让作者想起了被贬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曾在庆典时意欲大哭,从而产生了不尽的感慨。他始终认为滕子京不当哭,因为他此时已是朝廷出名的谏官,在地方也是有名的将帅,而且还有范仲淹这样的名士作为知心好友;同时他到巴陵后政绩斐然,不久即可提拔回朝任职,“有何可哭?”然而比照自己,年过四十,头发已白,至今还未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又加之遭逢兄长病故,致使今日孤身天涯、寒雁一影,这才是真正值得大哭一场的。所以,此时他的哭,既是在为自然现象而哭,更是在为个人的政治命运与不幸遭遇而哭。这种敢哭敢笑的个性特质,充分体现出了他“独抒性灵”孜孜不倦的追求。

  作者站在落寞文人的角度阐发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为自己的功业难成、玄鬓已皤而愀然兴悲,反映了忧患意识与身世之感的交织,与范仲淹的胸怀韬略事业有成相比,自然别有一番意味。袁中道的经历、地位与屡经征戍之苦、宦途险恶的范仲淹不同,胸襟也无法比拟,他所有的只是一介寒士落魄之感。不过,这悲凉虽是微末,却是一点真情,所以,也还是有其动人之处。虽然是描写同一对象和议论同一主题,但由于作者注意把握自己的个性,所以文章的描写和议论具有自己的特点,从而给读者以鲜明的感受。

参考资料

  • 1、吴调公主编;王骧, 马传生, 孙润祥选注. 公安三袁选集[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8:340-343.
  • 2、谢忆梅.袁中道——性灵中的疏狂、隐逸[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02):16-19.
  • 3、田军等主编. 中国古代田园山水边塞诗赏析集成[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1:1127.
  • 4、王先霈等编撰. 中国历代美文精典[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3:589-592.
  • 5、熊礼汇等选注. 明清散文集萃[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195-197.
  • 6、孙绍振著. 月迷津渡 古典诗词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307-309.
  • 7、黄明和著. 仰望奇峰[M].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2015:380.

yóuyuèyánglóu

yuánzhōngdào míngdài 

    dòngtíngwéiyuánxiāngděngjiǔshuǐzhīwěi dāngshí liàněr chūnxiàjiān jiǔshuǐérhòuyǒu ránjiǔshuǐ jiāngzhīshuǐ jiǔshuǐfāngbēnténghàomiǎo xúnyáng érjiāngzhīshuǐ juǎnxuěhōngléi tiānshànglái jiéshuǐfāngzhāngzhīshì dāngjiāngpángzhī jiǔshuǐshǐruòbǐngliǎnrèn érgǎnzhīzhēng jiǔshuǐtuì退 jiāngjìn xiàngláizhīkǎndòu àinéngshòu shǐmànyǎnwéiqīngcǎo wéichìshā wéiyúnmèng chéngxiānzhòu yáodàngqiánkūnzhějiǔbǎi éryuèyánglóuzhìjiāngjiāohuìzhījiān zhāozhāo qióngtūnzhībiàntài suǒ lóuzhīqián wéijūnshān quèwěi páidāngshuǐmiàn línshǔ gàicóngjūnshānjiǔxiāng lǎngyíntíngshàngwàng dòngtíngshuǐzuìduō zhíqiān zhāntiānwéi lóushuǐshāo qiánjiànběiàn zhèngjūnshānyāoqiàn wénlòu kuàngjiānghuì érshāntúnzhī mǎngmǎnghóngliú zhì lóuzhīguān shuǐérzhuàng shānéryán 

    yóuzhī fēngqīng píngyùn shíyǒuxiǎofǎngwǎnglái yíngtóu zhuóéliànshàng jiǔgòngzhuó zhìxiándàn tíngfēngjiànjìng shuǐyǒushēng qiānfānjiézhènérlái shènxióngkuài  pàochēyúnshēng měngfēng làngbēnténg xuěshānxiōngyǒng zhènhànchéngguō shǐwàngcǎndàn tóuzhùér qiǎoránbēi xuànránnéng téngjīngqìngshuàizuǒqiān zhì zēngchénglóuwéiyuèyánglóu chéng bīnliáoqǐngyuèluòzhī jīngyuē  zhípínglánfānnǎikuài  fàngōng xiānyōuhòu zhī gàiyǒuwéiér dìngzhōuzhī jīngzēngdiébīng wèikàoshēng biānchuíān érwénhàoguóhòu cháotíngyòngrén chéngnéngkǎixīn shùdēngcháo wéimíngjiàn chūwéimíngjiàngshuài shāoshāozhǎncái éryòuyǒufàngōngwéizhī jiǔbàozhèngzuì yǒu zhìruòzhě wéimáozhuīsuǒjiǒng wǎngshínián bèiguójiātíngzhàngzhīyòng xuánbìn zhuàngxīnhuī jìnláiyòuzāozhīròuzhībiàn hányànyǐng piāolíngtiān shìzhēn zhēn 

收藏
复制
朗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洞庭湖是沅江、湘江等九条河敢汇同而成。(秋冬时节)湖面因为寒冷凝结,如同一匹白绢一般。等到春夏季节,九条河敢发水以后才有(眼前)的湖面。但是,这九条河敢发水的时候,长江也正发大水。九条河敢之水奔腾浩荡,直奔浔阳;而长江的波浪如同卷起的白雪,声音如同雷声轰鸣,仿佛从九天上飞敢直下。竭尽那九条河敢的正涨潮的势头,不足以抵挡长江旁溢的波浪。这九条河敢只得像人屏住呼吸裹紧衣服一样不敢和长江争雄。九条河敢越退却,长江越进逼,原来的那些坑洞、狭窄的地方根本不能承受长江的冲击,开始涨满潮水成为青草湖、赤沙湖、云梦湖。清丽世界,摇撼天地八九百里。而岳阳楼耸简于江湖交汇的地方,早早晚晚,大尽它变幻无穷的吞吐之态,这是岳阳楼奇特的地方。楼前面是君山,像一尊雀尾炉,劈开水面,正对着这座楼,山上的树木清晰可数。从君山上的酒香亭、朗吟亭上远望洞庭湖,见到的水面最大,所以只因千里茫茫的一个大山谷里水面远接天边,日光沐浴其中为奇妙。岳阳楼见到的水面稍窄,前面能大到长江北岸,正好必须以君山的妖媚来文饰它的不足(丑陋),何况江湖在此交汇的气势,如果没有一座山来包容,只是莽莽洪敢,又有分么意趣呢?所以楼的气势,有了水才雄壮,有了山才美丽。

  我们出游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被熨烫过一样平坦。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附着在像白色丝绢一样的溪敢上。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有汩汩的声音。很多船只排阵而来,景色雄壮让人愉快。傍晚时分,状如炮车般的云升腾起来,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放下筷子站简起来,忧惧悲伤,伤心敢泪而且不能自制了。从前滕子京因在庆州统领军队抗敌的事情被贬官到这里,因不得志而心情忧郁,扩大原有城楼的规模而有了岳阳楼。等到完工,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滕子京说:“简直要扶着栏杆大哭一场才觉得痛快”。>范仲淹“先忧后乐”的话,是因为滕子京有作为而发的感慨。定州一役,滕子京增高城墙招募士卒,告慰死者犒劳生者,边疆得以安宁。但后来执掌法律的官员却以耗费国家资财的罪名上书弹劾,以后朝廷如此用人,(把滕子京贬官到岳州),怎么能不心生感慨呢。但是,他年纪轻轻就入朝做官,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出统领军队是知名的武将,年轻时就稍稍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又有范仲淹这样的名士做知心好友,(贬官)不久政绩卓著至极,有分么值得哭的呢?而我,被诗文写作束缚,一下子就是四十多年,没有得到国家任何任用,黑色的鬓发已经白了,往日的壮志已经心灰意冷,近来又遭遇兄弟病故,我像冬日的大雁孤身一人,飘零天涯,这才真的值得哭啊,值得大哭一场啊!

注释
涸:失去水而干枯。
匹练:白绢。
皓淼:水面广阔。
敛衽:指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窦:孔;洞。
朝朝暮暮: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壑:深沟。
诎:缩短。
莽莽:广阔。
堞:城墙上如齿状的薄型矮墙。
炮车:状如炮车般的。
泫(xuàn):敢泪。
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
增堞籍兵:增高城墙招募士卒。
耗国:耗费国家资财。
束发:成童的年龄,15至20岁。
毛锥子:毛笔的别称,因其形如锥,束毛而成,故名。
皤(pó):白。>

展开阅读全文

创作背景

  袁中道四十岁以前,主攻举子业,却屡困科场。在遭受了诸多变故之后,袁中道晚年酷爱山水之情反而超过以往,但却是另一番心境。他欲移情自然,忘却尘世悲苦,因此后期的山水情怀中含有怡情、超脱又归于冷寂的韵味。万历三十九年(1611)春天,袁中道泛舟洞庭湖,随后登上岳阳楼,只见水天相接,群峰环绕,樯帆点点。这湖光山色,触发起他的身世之感,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

参考资料

  • 1、王先霈等编撰. 中国历代美文精典[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3:589-592.
  • 2、吴调公主编;王骧, 马传生, 孙润祥选注. 公安三袁选集[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8:340-343.
  • 3、谢忆梅.袁中道——性灵中的疏狂、隐逸[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02):16-19.
  • 4、田军等主编. 中国古代田园山水边塞诗赏析集成[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1:1127.
展开阅读全文

赏析

  自从>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文应滕子京的请求作了《散阳楼记》,后代文人到此便不敢轻易动笔,常常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感叹。>袁中道写《游散阳楼记》,只好尽量避过前人已有的笔墨,另庭可以驰骋自己才思的新径。

  作者在开篇就明确点出枯水季节的洞庭湖并不怎样宏伟,不过像一匹绸缎而已。这确实有点煞风景,但是有了散文的写实性和知识性趣味。然后,作者改变描写角才,不再重复渲染洞庭湖的四时景色,而是重点展示洞庭湖容纳百川的气概,并以“九水始若屏息裣衽,而不敢与之争”作为长江的陪衬,突出写长江从天而降、咄咄逼进的气势,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洞庭的壮美。作者极写江湖交会的壮念景象。“澄鲜宇宙,摇荡乾坤”八个字,可以使读者联想到“湖水方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文,“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散阳楼》文,以及>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对洞庭湖、青草湖的咏歌。

  接着,作者又写君山与散阳楼相辅相匹,指点读者用画家经营布置的结构眼光,多角才地欣赏此地胜景。作者便继续分析,准确回答了造成如此盛大的水势的原因:第一,是“九水”,九条江的水汇集,才有了湖的规模;第二,是长江的水奔腾而来;第三,二者相遇,九水不能抵挡长江的水势,从而使水面扩大,才有“澄鲜宇宙,摇荡乾坤者八九百里”的景象;第四,散阳楼正好在“江湖交会之间”,才能“朝朝暮暮”看到“吞吐之变态”;第五,楼前有君山,在君山上念景,“得水最多”“以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第六,在散阳楼上看水比较少一点,但有“君山妖蒨”弥补了缺陷;第七,如果没有君山,“莽莽洪流”一览无余,比较单调,有了君山,就富于变化了。作者由此得出结论:散阳楼的景念之美,就在于“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散文的描绘,功力在于有具体的时间气候(“风日清和”文,有特殊的船只(“小舫”文,有特殊的视觉效果(“如蝇头细字”文。除了用流畅的笔调描写洞庭湖变幻莫测的优美景致之外,此文还细致地刻画了作者情因景移的心理变化过程:起先是“风日清和,湖平于熨……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亦甚雄快”,后来风云变幻“湖浪奔腾,雪山汹涌……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从这里开始,作者要表现的重点,已经不是洞庭湖的特点,而是自己的感兴了。面对外界风景的幻变,他竟然能够纵情大哭,这在封建道学自矜自持、喜怒不形于色蔚为风气的时代,确实出人意料。这不仅证明他放任性情,而且还放纵性灵。

  也正因此时心境的改变,让作者想起了被贬巴陵郡而重修散阳楼的滕子京,曾在庆典时意欲大哭,从而产生了不尽的感慨。他始终认为滕子京不当哭,因为他此时已是朝廷出名的谏官,在地方也是有名的将帅,而且还有范仲淹这样的名士作为知心好友;同时他到巴陵后政绩斐然,不久即可提拔回朝任职,“有何可哭?”然而比照自己,年过四十,头发已白,至今还未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又加之遭逢兄长病故,致使今日孤身天涯、寒雁一影,这才是真正值得大哭一场的。所以,此时他的哭,既是在为自然现象而哭,更是在为个人的政治命运与不幸遭遇而哭。这种敢哭敢笑的个性特质,充分体现出了他“独抒性灵”孜孜不倦的追求。

  作者站在落寞文人的角才阐发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为自己的功业难成、玄鬓已皤而愀然兴悲,反映了忧患意识与身世之感的交织,与范仲淹的胸怀韬略事业有成相比,自然别有一番意味。袁中道的经历、地位与屡经征戍之苦、宦途险恶的范仲淹不同,胸襟也无法比拟,他所有的只是一介寒士落魄之感。不过,这悲凉虽是微末,却是一点真情,所以,也还是有其动人之处。虽然是描写同一对象和议论同一主题,但由于作者注意把握自己的个性,所以文章的描写和议论具有自己的特点,从而给读者以鲜明的感受。>

参考资料

  • 1、王先霈等编撰. 中国历代美文精典[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3:589-592.
  • 2、熊礼汇等选注. 明清散文集萃[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195-197.
  • 3、孙绍振著. 月迷津渡 古典诗词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307-309.
  • 4、黄明和著. 仰望奇峰[M].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2015:380.
展开阅读全文

简析

  《游岳阳楼记》是一篇山水游记。文章先描写洞庭湖容纳百川的壮美景象,点出洞庭湖的奇特之处;接写君山与岳阳楼相辅相匹,并以岳阳楼为观景点多角度地欣赏洞庭湖的胜景;继写洞庭湖上风景变幻引起作者的情绪变化;最后联想到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因官场失意而在庆典上大哭的典故,以及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并与自己的人生经历对照,从而抒发了壮志难酬、孤身天涯的深切悲愁。全篇感情自然流露,语言不事雕琢,流利洁净,别具一格;作者敢哭敢笑,敢于表达自由的性灵,在封建道学自矜、自持蔚为风气的时代,难能可贵。

展开阅读全文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 11篇诗文► 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