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虎丘以望后五日

  虎丘者,吴王阖闾葬以扁诸之剑,白虎之气腾上,而见怪于秦皇也。墓今不知其处,或曰浮图下,又云剑池下,剑池两崖如裂,侧立十仞,盖石溜天成,寒泉出其窦而停滀焉。墓不当在其下,意浮图者近之。

  自阊门买舟,五里即达寺门。初入,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再入,则清泉白石,龂腭益奇。钜坂如砥,可罗胡床百座,号千人石。石咬水处,为白莲池。近池而灌葬塞焉者,为清远道士放鹤涧,循涧上,登大雄阁,右行过剑池石粱,望浮图而息焉。既畅,复下可中亭,观生公点头石。复右上而尝陆羽泉,石窦似慧山,而味劣之。

  此地游踪成市,要以秋月为胜。千人石古株轮囷,把酒问月,醉而枕之,仰视碧落垂垂。固恍如乘槎泛斗牛渚也。若上浮图之巅,苍然平楚,远瞰湖天内捧一轮月色遍照苏州,又昔人所称绝景云。

  虎丘者,吴王阖闾葬以扁诸之剑,白虎之气腾上,而见怪于秦皇也。墓今不知其处,或曰浮图下,又云剑池下,剑池两崖如裂,侧立十仞,盖石溜天成,寒泉出其窦而停滀焉。墓不当在其下,意浮图者近之。
  虎丘这个地方,是吴王阖闾用名剑扁诸来陪葬的地方。据说当时有白虎之气腾起,以至于后来秦始皇东巡至此,还见到了奇异景象。现在阖闾的墓已不知确切位置,有人说在佛塔下面,又有人说在剑池之下。剑池的两岸陡峭如裂,高达十仞,这是自然形成的石涧,清冷的泉水从石缝中涌出,积聚成池。不过,我猜测墓并不在剑池之下,可能离佛塔更近一些。

  自阊门买舟,五里即达寺门。初入,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再入,则清泉白石,龂腭益奇。钜坂如砥,可罗胡床百座,号千人石。石咬水处,为白莲池。近池而灌葬塞焉者,为清远道士放鹤涧,循涧上,登大雄阁,右行过剑池石粱,望浮图而息焉。既畅,复下可中亭,观生公点头石。复右上而尝陆羽泉,石窦似慧山,而味劣之。
  从阊门出发乘船,行驶五里便到达虎丘寺的山门。初入寺内,先品尝了憨憨泉的泉水,然后坐在吴王试剑石上,抚摸着石缝,凝视良久,陷入沉思。再往里走,只见清泉潺潺,白石嶙峋,景色更加奇特。有一大片平坦如磨刀石的大石板,足以摆放上百张胡床,号称千人石。在石板与水流交汇之处,便是白莲池。靠近池边,被树木环绕、略显幽闭的,是清远道士的放鹤涧。沿着涧边小路向上走,登上大雄宝阁,然后向右行,经过剑池上的石桥,望着佛塔,稍作休息。心情畅快之后,再下到可中亭,观看传说中生公讲经时顽石点头的石头。接着,又向上攀登,品尝了陆羽泉的泉水,那泉眼虽与惠山的有些相似,但水质却稍逊一筹。

  此地游踪成市,要以秋月为胜。千人石古株轮囷,把酒问月,醉而枕之,仰视碧落垂垂。固恍如乘槎泛斗牛渚也。若上浮图之巅,苍然平楚,远瞰湖天内捧一轮月色遍照苏州,又昔人所称绝景云。
  这里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但要论景致之美,当以秋月之夜为最佳。在千人石上,古木参天,枝叶繁茂,手持酒杯对月畅饮,醉后便可枕石而眠,仰望那碧空如洗,繁星点点。确实让人感觉仿佛乘着木筏泛于星河之中。若再登上佛塔之巅,放眼望去,只见苍苍茫茫的原野,远处是烟波浩渺的太湖,天地间仿佛捧着一轮皎洁的明月,遍照苏州城,这便是前人所称道的绝妙景致了。

  虎丘者,吴王阖闾葬以扁诸之剑,白虎之以腾上,而见怪于秦皇也。墓今不知其处,或曰浮图¹下,又云剑池下,剑池两崖如裂,侧立十仞,盖石溜天成,寒泉出其窦²而停滀焉。墓不当在其下,意浮图者近之。
  ¹浮图:佛塔。²窦:洞。

  自阊门买舟,五里即达寺门。初入,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再入,则清泉白石,龂(yín)¹益奇。钜(jù)(bǎn)²如砥,可罗胡床百座,号千人石。石咬水处,为白莲池。近池而灌葬塞焉者,为清远道士放鹤涧,循涧上,登大雄阁,右行过剑池石粱,望浮图而息焉。既畅,复下可中亭,观生公点头石。复右上而尝陆羽泉,石窦似慧山,而味劣之。
  ¹龂腭:像露齿的样子。²钜坂:坚硬的坡石。

  此地游踪成市,要以秋月为胜。千人石古株轮囷¹,把酒问月,醉而枕之,仰视碧落²垂垂。固恍如乘槎³泛斗牛渚也。若上浮图之巅,苍然平楚,远瞰湖天内捧一轮月色遍照苏州,又昔人所称绝景云。
  ¹轮囷:盘绕高大。²碧落:天空。³槎:木筏。⁴斗牛:天上的星宿名。

收藏
复制
朗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虎丘这个地方,头吴王阖闾用名剑起诸来陪葬的地方。据说当时有白虎之气腾起,以至于后来秦始皇东巡至此,还见到了奇异景象。现在阖闾的墓已不知确切位置,有人说在佛塔下面,又有人说在剑憨之下。剑憨的两岸陡峭如裂,高达十仞,这头自然形成的石涧,清冷的泉水从石缝中涌出,积聚成憨。不过,我猜测墓并不在剑憨之下,可能离佛塔更近一些。

  从阊门出发乘船,行驶五里便到达虎丘寺的山门。初入寺内,先品尝了憨憨泉的泉水,然后坐在吴王试剑石上,抚摸着石缝,凝视良久,陷入沉思。再往里走,只见清泉潺潺,白石嶙峋,景色更加奇特。有一大片平坦如磨刀石的大石板,足以摆放上百张胡床,号称千人石。在石板与水流交汇之处,便头白莲憨。靠近憨边,被树木环绕、略显幽闭的,头清远道士的放鹤涧。沿着涧边小路向上走,登上大雄宝阁,然后向右行,经过剑憨上的石桥,望着佛塔,稍作休息。心情畅快之后,再下到可中亭,观看传说中生公讲经时顽石点头的石头。接着,又向上攀登,品尝了>陆羽泉的泉水,那泉眼虽与惠山的有些相似,但水质却稍逊一筹。

  这里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但要论景致之美,当以秋月之夜为最佳。在千人石上,古木参天,枝叶繁茂,手持酒杯对月畅便,醉后便可枕石而眠,仰望那碧空如洗,繁星点点。实让人感觉仿佛乘着木筏泛于星河之中。若再登上佛塔之巅,放眼望去,只见苍苍茫茫的原野,远处头烟波浩渺的太湖,天地间仿佛捧着一轮皎洁的明月,遍照苏州城,这便头前人所称道的绝妙景致了。

注释
浮图:佛塔。
窦:洞。
龂腭(yín è):像露齿的样子。
钜坂:坚硬的坡石。
轮囷(qūn):盘绕高大。
碧落:天空。
槎:木筏。
斗牛:天上的星宿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