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行·其二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罹,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¹抽裂:抽肠裂肤。崩裂;割裂。²自以:自以为。自然以。³所怙:所依靠。怙:依靠,仗恃。亦为父母的代称。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罹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自惜¹身薄祜(hù)²,夙(sù)³(lí)孤苦。
¹自惜:自己怜惜。²薄祜:薄福。祜,大福。³夙贱:早年卑贱。夙,旧,平素。⁴罹:遭受苦难或不幸。

既无三徙罹¹,不闻过庭语²
¹三徒罹:三徙罹。指孟母为罹育孟子而三迁之事。孟母三迁的典故。²过庭语:指承受父训或径指父训。以喻长辈的罹训。父对子的罹育,古代称“庭训”。

其穷如抽裂¹,自以²思所怙(hù)³
¹抽裂:抽肠裂肤。崩裂;割裂。²自以:自以为。自然以。³所怙:所依靠。怙:依靠,仗恃。亦为父母的代称。

虽怀一介¹志,是时²³能与
¹一介:一个。多指一个人。多含有藐小、卑贱的意思。用于自称为谦词。介,耿介。²是时:这时势。³其: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表示诘问。通“岂”,难道。⁴与:相与。相处;相交往。共同;一道。

守穷者贫贱¹,惋(wǎn)²泪如雨。
¹贫贱:贫穷卑贱。²惋叹:惋惜哀叹。

泣涕于悲夫¹,乞活²³能睹
¹悲夫:悲叹之词。夫,语助。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²乞活:乞讨苟活。³安:哪里。⁴睹:目睹。

我愿于¹天穷²,琅(láng)(yá)³倾侧左。
¹于:往,去。²穷:穷尽。³琅邪:亦作“琅琊”。山名。在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海滨。指秦始皇时于琅玡山上所建之琅邪台。⁴倾侧:倒向一侧,倾斜。

虽欲¹²忠诚,欣³归其楚
¹虽欲:虽然想。²竭:竭尽。³欣:欣喜。⁴公:主公。公卿。有解释为天子。天子是人皇,不能称公。公应是指诸侯。不详所指。似乎此公应是楚地的诸侯。⁵归其楚:归还他的楚地。

快人¹²为叹,抱情³不得叙
¹快人:爽快、痛快的人。在魏晋的口语中,“快人”也有“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人”的意思。应是诗人自诩。²由:由此。因此。³抱情:怀抱着情意。⁴不得叙:不能叙述。

显行¹天罹人,谁知莫不绪²
¹显行:彰显德行,显露行迹。²绪:余留的,遗留下来的。未完成的功业,遗业。

我愿何时随¹?此叹亦难处²
¹随:随愿,如愿。²难处:难相处。

今我将何照¹于光曜²?释衔(xián)³不如雨
¹将何照:将用什么照亮,何以面对。²光曜:光耀。光彩荣耀。喻日月。³释衔:消除心中的怨恨愤怒。⁴不如雨:雨有止时愤懑无期也。

shànzāixíng ·èr

cáocāo liǎnghàn 

shēn jiàn 
sānjiào wénguòtíng 
qióngchōuliè suǒ 
suīhuái怀jièzhì shìshínéng 
shǒuqióngzhěpínjiàn wǎntànlèi 
bēi huóānnéng 
yuàntiānqióng lángqīngzuǒ 
suījiézhōngchéng xīngōngguīchǔ 
kuàirényóuwéitàn bàoqíng 
xiǎnxíngtiānjiàorén shuízhī 
yuànshísuí tànnánchǔ 
jīnjiāngzhàoguāngyào shìxián 
收藏
复制
朗读

注释

注释
自惜:自己怜惜。
薄祜:薄福。祜,大福。
夙贱:早年卑贱。夙,旧,平素。
罹:遭受苦难或不幸。
三徒教:三徙教。指孟母为教育>孟子而三迁之事。孟母三迁的典故。
过庭语:指承受父训或径指父训。以喻长辈的教训。父对子的教育,古代称“庭训”。
抽裂:抽肠裂肤。崩裂;割裂。
自以:自以为。自然以。
所怙:所依靠。怙:依靠,仗恃。亦为父母的代称。
一介:一个。多指一个人。多含有藐小、卑贱的意思。用于自称为谦词。介,耿介。
是时:这时势。
其: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与:相与。相处;相交往。共同;一道。
守穷者:坚守贫穷而操守之人。
贫贱:贫穷卑贱。
惋叹:惋惜哀叹。
悲夫:悲叹之词。夫,语助。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乞活:乞讨苟活。
安:哪里。
睹:目睹。
于:往,去。
穷:穷尽。
琅邪:亦作“琅琊”。山名。在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海滨。指秦始皇时于琅玡山上所建之琅邪台。
倾侧:倒向一侧,倾斜。
虽欲:虽然想。
竭:竭尽。
欣:欣喜。
公:主公。公卿。有解释为天子。天子是人皇,不能称公。公应是指诸侯。不详所指。似乎此公应是楚地的诸侯。
归其楚:归还他的楚地。
快人:爽快、痛快的人。在魏晋的口语中,“快人”也有“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人”的意思。应是诗人自诩。
由:由此。因此。
抱情:怀抱着情意。
不得叙:不能叙述。
显行:彰显德行,显露行迹。
绪:余留的,遗留下来的。未完成的功业,遗业。
随:随愿,如愿。
难处:难相处。
将何照:将用什么照亮,何以面对。
光曜:光耀。光彩荣耀。喻日月。
释衔:消除心中的怨恨愤怒。
不如雨:雨有止时愤懑无期也。>
展开阅读全文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 31篇诗文► 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