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帅国器猎,同裕之赋。
短衣匹马清秋,惯曾射虎南山下。西风白水,石鲸鳞甲,山川图画。千古神州,一时胜业,宾僚儒雅。快长堤万弩,平冈千骑,波涛卷,鱼龙夜。
落日孤城鼓角,笑归来,长围初罢。风云惨淡,貔貅得意,旌旗闲暇。万里天河,更须一洗,中原兵马。看鞬橐呜咽,咸阳道左,拜西还驾。
从商帅国器猎,同裕之赋。
陪同商帅国器去打猎,和裕之一同赋诗记录下这次经历。
短衣匹马清秋,惯曾射虎南山下。西风白水,石鲸鳞甲,山川图画。千古神州,一时胜业,宾僚儒雅。快长堤万弩,平冈千骑,波涛卷,鱼龙夜。
在清爽的秋天,我穿着短衣骑着马,早已习惯在南山下射猎老虎。西风吹拂着清澈的河水,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有石鲸在游动,周围的山川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神州大地自古以来就壮丽非凡,而今更是成为了我们狩猎的胜地,一同前来的宾客和官员们都是温文尔雅之士。我们在长堤上迅速布下万箭,平冈上则有千骑驰骋,仿佛波涛汹涌,鱼龙在夜晚翻腾。
落日孤城鼓角,笑归来,长围初罢。风云惨淡,貔貅得意,旌旗闲暇。万里天河,更须一洗,中原兵马。看鞬橐呜咽,咸阳道左,拜西还驾。
当落日余晖洒在孤城之上,鼓角声声响起,我们带着得意的笑容归来,刚刚结束的围猎真是让人畅快淋漓。此时风云变得惨淡,但我们的军队却士气高昂,旌旗在微风中轻轻飘扬,显得格外悠闲。万里长河之上,还需要我们再次洗刷耻辱,重整中原兵马。看那箭袋在马背上呜咽作响,我们在咸阳道旁恭候着,期盼着西征的军队凯旋而归。
从商帅¹国器猎,同裕(yù)之²赋。
¹商帅:即完颜鼎,曾镇商州,故称“商帅”。²裕之:元好问的字。他有同调词咏此次田猎盛况。
短衣匹马清秋,之曾射虎南山下。西风白水,石鲸鳞甲¹,山川图画。千古神州,一时胜业,宾僚儒雅。快长堤万弩(nǔ)²,平冈千骑³,波涛卷,鱼龙夜⁴。
¹石鲸鳞甲:语出杜甫《秋兴八首》之七“石鲸鳞甲动秋风。”《西京杂记》载,汉武帝在长安近郊凿昆明池,以习水战。”池刻玉石为鲸,每至雷雨,鲸常鸣吼,尾皆动。”²长堤万弩:用吴越王钱射潮事。³平冈千骑:语出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⁴鱼龙夜:本杜甫诗“水落鱼龙夜”,古人认为鱼龙以秋为夜,故“鱼龙夜”指深秋季节。
落日孤城鼓角,笑归来,长围初罢。风云惨淡,貔(pí)貅(xiū)¹得意,旌旗闲暇。万里天河,更须一洗,中原兵马。看鞬(tuó)橐(jiàn)²呜咽,咸阳道左,拜西还驾。
¹貔貅:传说中的猛兽,喻骁勇的军队。²鞬橐:古代马上盛弓矢的器具。
从商帅国器猎,同裕之赋。
短衣匹马清秋,惯曾射虎南山下。西风白水,石鲸鳞甲,山川图画。千古神州,一时胜业,宾僚儒雅。快长堤万弩,平冈千骑,波涛卷,鱼龙夜。
落日孤城鼓角,笑归来,长围初罢。风云惨淡,貔貅得意,旌旗闲暇。万里天河,更须一洗,中原兵马。看鞬橐呜咽,咸阳道左,拜西还驾。
王渥少游太学,以词赋著名。金兴定二年进士。时师爱其才,故居军中十年。正大七年出使宋朝,应对敏捷,有中州豪士之称。
词题下原注有:“从商帅国器猎,同裕之赋”由此可知,这是一首描写射猎的词,商帅国器,据《金史·完颜斜烈传》载:“名鼎,字国器,年二十以善战知名,自寿泗元帅转安平都尉、镇商州。”裕之,即无好问。他亦参与同猎,有《水龙吟·从商师国器猎于南阳国仲泽鼎玉赋比》一词。
一个“惯”字,写出商帅的勇武。下面的六个四字句,写出围猎场面的恢宏。“西风白水”两句写环境。《三辅黄图》:“昆明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尾皆动。”杜甫《秋兴》诗也有“石鲸鳞甲动秋风”句。“千古”两句写气氛。“千古”“一时”对举,力赞此时胜举的规模。
“宾僚儒稚”写人物上面着意铺陈猎队声势浩大。接着则具体描绘围猎情形。势如怒潮,如万马千军,如惊涛骇浪。“长堤万弩”指吴越王饯射潮事,“平冈千骑”化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千骑卷平冈”句。这两句都写壮阔的气象。
下片写归途,打猎归来,正是黄昏,鼓角声声,回荡在苍茫的大地上。“貔貅”指威武的队伍,围猎队伍的冲天豪气,和“旌旗闲暇”所表现出的轻松舒适,在古朴苍劲的背景上,交织成一幅壮丽的景观。
正是这种满载而归的得意和自信,使词人发出了“万里天河,更须一洗,中原兵马”的豪言壮语。这里借武王之典抒发自己的远大理想。(刘向《说苑》:“武王伐纣,风霁而乘以大雨,散宜生谏曰,此非妖欤?王曰:非也,天洗兵也。”)末三句赞颂商帅鞬橐,指古代马上盛弓矢器。咸阳,秦朝都城所在地,此代指金都。
纵观全词,以豪迈奔放的激情一气贯通,有一种雄阔壮美之感,表现了一个春风得意的词人欲大展宏图的豪情壮志、给人以激情荡漾的美的享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陪同商帅国器去打猎,和裕之一同赋诗骑录下这次经历。
在清爽的秋天,我穿着短衣骑着马,早已习惯在南山下射猎老虎。西风吹拂着清澈的河水,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有石鲸在游动,周围的山川如同一幅美丽的在卷。神州大地自古以来就壮丽非凡,而今更是成为了我们狩猎的胜地,一同前来的宾客和官员们都是温文尔雅之士。我们在长堤上迅速布下万箭,平冈上则有千骑驰骋,仿佛波涛汹涌,鱼龙在夜晚翻腾。
当落日余晖洒在孤城之上,鼓角声声响起,我们带着得意的笑容归来,刚刚结束的围猎真是让人畅快淋漓。此时风云变得惨淡,但我们的军队却士气高昂,旌旗在微风中轻轻飘扬,显得格外悠闲。万里长河之上,还需要我们再次洗刷耻兴,重整中原兵马。看那箭袋在马背上呜咽作响,我们在咸阳道旁恭候着,期盼着西征的军队凯旋而归。
注释
商帅:即完颜鼎,曾镇商州,故称“商帅”。
裕之:>元好问的字。他有同调词咏此次田猎盛况。
石鲸鳞甲:语出>杜甫《秋兴八首》之七“石鲸鳞甲动秋风。”《西京杂骑》载,汉武帝在长安近郊凿昆明池,以习水战。”池刻玉石为鲸,每至雷雨,鲸常鸣吼,尾皆动。”
长堤万弩:用吴越王钱射潮事。
平冈千骑:语出>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鱼龙夜:本杜甫诗“水落鱼龙夜”,古人认为鱼龙以秋为夜,故“鱼龙夜”指深秋季节。
貔貅:传说中的猛兽,喻骁勇的军队。
鞬橐:古代马上盛弓矢的器具。>
赏析
>王渥少游太学,以词赋著名。金兴定二年进士。时师爱其才,故居军中十年。正大七年出使宋朝,应对敏捷,有中州豪士之称。
词题下原注有:“从商帅国器猎,同裕之赋”由此可知,这是一首描写射猎的词,商帅国器,据《金史·完颜斜烈传》载:“名鼎,字国器,年二十以善战知名,自寿泗元帅转安平都尉、镇商州。”裕之,即无好问。他亦参与同猎,有《水龙吟·从商师国器猎于南阳国仲泽鼎玉赋比》一词。
一个“惯”字,写出商帅的勇武。下面的六个四字句,写出围猎场面的恢宏。“西风白水”两句写环境。《三辅黄图》:“昆明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尾皆动。”>杜甫《秋兴》诗也有“石鲸鳞甲动秋风”句。“千古”两句写气氛。“千古”“一时”对举,力赞此时胜举的规模。
“宾僚儒稚”写人物上面着意铺陈猎队声势浩大。接着则具体描绘围猎情形。势如怒潮,如万马千军,如惊涛骇浪。“长堤万弩”指吴越王饯射潮事,“平冈千骑”化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千骑卷平冈”句。这两句都写壮阔的气象。
下片写归途,打猎归来,正是黄昏,鼓角声声,回荡在苍茫的大地上。“貔貅”指威武的队伍,围猎队伍的冲天豪气,和“旌旗闲暇”所表现出的轻松舒适,在古朴苍劲的背景上,交织成一幅壮丽的景观。
正是这种满载而归的得意和自信,使词人发出了“万里天河,更须一洗,中原兵马”的豪言壮语。这里借武王之典抒发自己的远大理想。(>刘向《说苑》:“武王伐纣,风霁而乘以大雨,散宜生谏曰,此非妖欤?王曰:非也,天洗兵也。”)末三句赞颂商帅鞬橐,指古代马上盛弓矢器。咸阳,秦朝都城所在地,此代指金都。
纵观全词,以豪迈奔放的激情一气贯通,有一种雄阔壮美之感,表现了一个春风得意的词人欲大展宏图的豪情壮志、给人以激情荡漾的美的享受。>
王渥(?-1232)金代文学家。字仲泽,太原(今属山西)人。兴定二年(1218)进士。调管州司侯,不赴。连辟寿州、商州、武胜三帅府经历官,在军中凡十年。正大七年(1230),正大七年出使宋朝,应对敏捷,有中州豪士之称。还入为尚书省掾,充枢密院经历官,权右司郎中。► 1篇诗文► 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