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

  安定孟与时,与余同年进士,而以余年差长,常兄事之。余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与时独心推让之,出于其意诚然也。与时以选为成都推官,余亦为令越中,将别,无以为与时赠者。惟推府为郡司理,儒者能道,前世论刑之说详矣。余读尚书古文:​“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此今世所用孔氏书语也。而伏生今文以恤为证,汉儒传之。而太史公本纪云:​“惟刑之静哉。”静即谧也。自古论刑取其要,未有静之一言为至。此真圣人之语,余以是为与时告焉。

  余生吴中,独以应试经行齐、鲁、燕、赵之郊,尝慕游西北,顾无繇而至。与时自安定往来长安中,又从太行山以来京师,今又官蜀中,行邛崃九折坂,览剑阁、石门之胜,岂不亦壮哉!昔王介甫初仕大名为司理,而韩魏公为守。尝告以“君年少,当读书,不宜专以吏事。”而介甫实未尝不读书也。以此恨韩公为不知己,而韩公之意则美矣。故余于与时,尤望于吏治之暇,无忘学古之功。

  孔子曰:​“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往时张文隐公尝为余言,今时人材,惟赵孟静在史馆难得。嘉靖二十九年,虏骑薄都城。公卿会内廷,赵先生独申大议,至廷骂阿党,风节凛燃,有汲长孺所不及者。京师人至今能道之。赵先生,成都人也。余故为文隐公所知,而赵先生以是亦知余。顾无繇一见之。士之相知,岂在于见不见哉?然余怀之久矣。而羡与时之获见先生也。而又以喜与时之得师也。

收藏 复制 朗读

甫里天随寺

偶过白莲院,为寻绿鸭池。僧开虫罥户,人到鸟惊枝。

斜日半庭雨,清风数卷诗。空门住遗像,千载尔为思。

收藏 复制 朗读

将军此日建双旄,祅浸今年渐欲销。东海自然仍地险,南夷非复似天骄。

龙旗春动旋风汛,虎垒秋清枕夜潮。即见功成报明主,海王系颈尽来朝。

收藏 复制 朗读

诏使权传枉聘车,汉庭忠厚似相如。争称在事能数马,莫挽辞官返钓鱼。

疏傅田畴多旧业,陆生装橐有新书。故人独愧冯中尉,白首为郎尚佩琚。

收藏 复制 朗读

叠赏荷前韵

红衣撩乱水泉香,醉眼惊看非此乡。满目烟霞生物色,无情鱼鸟任猖狂。

翠盘琛丽流明月,宝盖攒罗迥昊苍。更见一枝然水底,天教神女浴沧浪。

收藏 复制 朗读

圣朝威德务怀柔,万里滇南比内州。邛竹多年通市易,宝灯今日盛传流。

僰人技巧新曾见,织女功庸久未酬。却忆当年李学士,玉堂诗酒坐淹留。

收藏 复制 朗读

小屯

小屯不知名,土屋十数家。少妇时出汲,黄沙没弓鞋。

收藏 复制 朗读

姜御史年九十六

柱后千寮竦,林间百岁将。同官皆不在,异世已如忘。

犹辨蝇书细,能令鸠杖光。洪崖今可见,未必有丹方。

收藏 复制 朗读

甲寅十月纪事 其一

沧海洪波蹙,蛮夷竟岁屯。羽书交郡国,烽火接吴门。

云结残兵气,潮添战血痕。因歌祁父什,流泪不堪论。

收藏 复制 朗读

自是吴分有岁灾,连年杼轴已堪哀。独饶此地无戎马,又见椰帆海上来。

收藏 复制 朗读

海上腥擅不可闻,东郊杀气日氤氲。使君自有金汤固,忍使吾民饵贼军!

收藏 复制 朗读

偶成四绝 其二 乡邻

未信昌黎能送穷,但看登极是稯稯。六韬、金版知何用,不及乡邻卖菜翁。

收藏 复制 朗读

清明济上

瀛州三月雪中行,千里寒风到济宁。道上女郎斜插柳,始知今日是清明。

收藏 复制 朗读

过兴济

河水迢迢去路赊,春风不住捉飞花。行人共说前朝事,指点当时戚畹家。

收藏 复制 朗读

成山斜转黑洋通,南北神京一望中。天锡任侯为保障,长城隐隐接辽东。

收藏 复制 朗读

江南列郡尽乘城,藏穴何人肯出兵?惟有使君躬擐甲,刘家港口看潮生。

收藏 复制 朗读

东仓白昼静城闉,烟火连天豺虎嗔。忽驾回潮趋海道,传呼尽避瘦官人。

收藏 复制 朗读

血战鲸波日奏肤,东南处处望来苏。画工不解忧勤意,却作南溟全胜图。

收藏 复制 朗读

漳水悠悠向北流,征人日夜驾南州。行来忽尽三千里,又下扬州望越州。

收藏 复制 朗读

褰帏初识龚、黄面,倾盖寻参李、郭舟。去路不知春欲暮,桃花飞尽过扬州。

收藏 复制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