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

崔远送瘙利诗帖赞

唐而乾宁,果何时。
作书及诗,且恬以嬉。
烨胥之不知,而拳拳于一缁。
吁其可悲。
收藏 复制 朗读

大宁夫人二书赞

释老之异,佞者惟酷喜,
排者惟疾觝。死生之大,
达者晦其理,昧者尚其诡。
丧祭之正,徇古者失于泥,
行今者溺于鄙。如遗训者,
亦可以守而勿坠矣。我怀绪言,
杯棬之比。子孙传家,
真迹在此。
收藏 复制 朗读

当涂劝驾诗

礼行鸣鹿盛侯邦,企慕才因既见降。
诏下菑川今第一,才如成纪古无双。
雷声龙化标应夺,笔力牛迥鼎易扛。
老守殷勤折津柳,相期鼓吹辂春江。
收藏 复制 朗读

道中思庐山

庐山三百里,巨浸压宫亭。
势接九江汇,峰连万古青。
渊源开道术,哤幻杂仙灵。
厚地蟠奇秀,雄标动杳冥。
浓岚晨历历,流水夜泠泠。
雪拥琼瑶障,花繁锦绣屏。
吾居尝静对,亲处异空聆。
瀑布手自酌,斜川身所经。
龙渊敲短策,鸟道绝危陉。
正派尊涵泳,高山有典型。
揭来三涉径,知阅几周星。
白傅松犹在,陶潜菊未零。
坚高思并辙,今古共忘形。
便拟安圭窦,终期老涧坰。
忽严大君诏,言驾小侯軿。
一别门垂柳,重鸡肉阶蓂。
出山羞小草,浮海又流萍。
颇觉登山屐,翻成泛宅舲。
回头看豹雾,望眼隔鸾汀。
纵抱知还志,何时振倦翎。
收藏 复制 朗读
紫殿朝仪正,朱书郡邸随。
九天排仗马,百辟听朝鸡。
跸警枫庭悄,人归柳院迷。
廿年曾补被,犹忆直金闺。
收藏 复制 朗读
十月苍龙阙,三朝白虎樽。
无囊持塞吏,有匦达民言。
故事寻常略,遗风万一存。
独怜记廷诤,断报说开元。
收藏 复制 朗读
上雍迫日近,清朝仪物多。
卫官朝进辇,沙路昼鸣珂。
盛礼陈圭璧,骈观隘绮罗。
边书须急彻,深原銮□□。
收藏 复制 朗读
病骨经秋易怯,人情比日多疎。
惊起打门军将,传来置驿家书。
收藏 复制 朗读
老病两无世用,谋谟百不如人。
喜见东床论事,谁言下榻生尘。
收藏 复制 朗读
安问经时落落,边声镇日摇摇。
寄贺塞翁马失,决疑天老龟焦。
收藏 复制 朗读
窥户几回鹊喜,绕阶一夜蛩吟。
痛饮政须似旧,安居且原如今。
收藏 复制 朗读
老去茆檐只负暄,重烦冠缓到柴门。
纡金何有功名望,束带岂堪宾客言。
璀璨章身同赐马,差池接翼愧廷鵷。
折腰重起平生愧,诿曰何知鹤在轩。
收藏 复制 朗读
岸傍几曲住人家,浅屿排门种荻花。
纵使秋声常索索,断无司马听琵琶。
收藏 复制 朗读
万里江滨长野芦,西风元不费工夫。
两京齐菜论斤卖,耳目由来喜所无。
收藏 复制 朗读
辛伯有言,并后乱后。
惟圣齐家,知益知损。
臣得此书,反其三隅。
一卷之藏,于昭宸谟。
收藏 复制 朗读

范参政书怀诗帖赞

当平世而概想斋坛之国士,因送客而遂及阳关之旧知。
盖拊髀之思,在上弗替。
故淳熙之士夫,亦不敢一日而忘可将之奇。
斯帖之传,固未易例以近世之诗也。
收藏 复制 朗读
纵之而矩不逾,斂之而锋无余。
实蕴而华敷,云烂而霞舒。
虽曰近世之书,亦足以为轩几之娱。
久而信,信而传,
其殆留而为后世之须。噫嘻石湖。
收藏 复制 朗读

奉礼帖赞

群贤修禊,书法遂东。
永欣之传,盛于越中。
褚虽莫留,犹有远公。
至今千岩,飒然清风。
收藏 复制 朗读
打门军将到山家,小国长须海上楂。
冰片霞餐正浮蜜,雪穰风味更宜茶。
颇思野蔌盘无荔,安得珍投琼报瓜。
泛水旧游浑不记,且看七碗岸巾纱。
收藏 复制 朗读

奉谢赵季茂遣馈鲎酱

逃神绣佛正长斋,谁遣缸罂海上来。
鲛室玄云按犀中,蜃楼红雾染珠胎。
把螯便合閒双手,据壳未应期才垓。
尊俎折冲定无敌,江湖岁晚莫论才。
收藏 复制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