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阁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出自先秦的《
论语·里仁篇
》
译文
服事君主太频繁,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太过频繁琐碎,反而会被疏远。
注释
数:屡次、多次的意思,引申为烦琐的意思。斯:则,就。
赏析
此句强调事君、交友的中庸之德。
相关名句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
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中庸·第二十六章
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
韩非子·显学
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韩非子·观行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孝经·庶人
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
菜根谭·概论
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
围炉夜话·第十四则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荀子·劝学
山骞不崩,唯石为镇
冰鉴·神骨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晋纪十八
猜您喜欢
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
吕氏春秋·览·孝行览
交朋友增体面,不如交朋友益身心
围炉夜话·第四五则
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
淮南子·道应训
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管子·匡君大匡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德经·第六十六章
并官省事,静事息役,上下用心,惟农是务也。
晋书·列传·第十七章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管子·形势解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格言联璧·学问类
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青之草。
镜花缘·第一回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
国语·晋语·史苏论骊姬必乱晋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郑虔
范纯仁
高力士
杨炎
慧远
崔融
顾彦夫
梁佩兰
王安礼
陈韡
张浚
陈慥
康骈
许圉师
灵澈
元顺帝
唐代·李昂
陈忱
刘鹗
段成式
王余佑
吕坤
张居正
凌濛初
瞿佑
令狐德棻
洪昇
张伯端
许仲琳
张君房
古籍
三国演义
伤寒论
围炉夜话
尚书
六韬
汉书
素书
吕氏春秋
荀子
声律启蒙
文心雕龙
三字经
战国策
千字文
礼记
笠翁对韵
易传
世说新语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